改制降费、互联网进入“下半场” 2017年3C行业年度事件盘点

2017-12-28 09:34 南方日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人与网,更紧密相连

即将过去的2017年,相信是每个人离互联网最接近的一年。出门打开手机解锁一辆共享单车,购物打开手机使用移动支付,甚至就连购物场所本身,也被互联网不断改造升级,刷脸支付、无人售卖,在2017年已经不再是新鲜事。

每年苹果公司都会带给世界惊喜,而今年更是因为iPhone发布10周年而更加具有纪念意义,跨时代的iPhone X的诞生不仅宣告手机进入了人工智能时代,更是让全面屏成为了手机标配。当手机厂商在你争我夺的时候,运营商们也不甘示弱,流量资费的不断降低让中国的手机用户成为了世界上最繁忙的移动互联网用户。

随着智能制造、人工智能等技术的不断深入,在即将到来的2018年,从线上到线下的革新将进一步展现出来,大家的生活和互联网的联系也将更加紧密。

◆互联网行业

“下半场”开启新格局

在“新零售”“新通路”“新消费”“大安全”等的众多口号轮番登场之下,2017年的互联网行业可谓面临了一次全新的转型升级。在各个细分领域纷纷开始进入“下半场”的背景下,今年的互联网行业也开始围绕“下半场”的新格局而展开了新征程。

事件1

融资并购:资本再现大手笔

“资本寒冬”对于中国互联网行业而言可谓一个紧箍咒,在缺乏资本的支持之下不少互联网企业可谓是举步艰难。而在2017年,随着资本巨头们一次次重量级的出手,“资本寒冬”似乎已经成了过去时,而在不少细分领域的互联网巨头更是在2017年获得资本的青睐,为未来的发展和行业地位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12月21日,滴滴出行宣布完成新一轮超40亿美元的股权融资,投后估值超过500亿美元。而早在今年4月,滴滴出行已经完成超过55亿美元的融资,2017年滴滴出行虽然在低调“修炼”,但是近百亿美元的融资则创下了史上之最。而另一个互联网巨头美团点评同样融资不手软,今年10月宣布完成合并后的第二轮40亿美元融资,投后估值300亿美元。至于在风口上的共享领域,小猪短租也在2017年完成了1.2亿美元的融资,估值更超百亿美元,成为了新的独角兽企业。

资本的加持在2017年还催生了不少互联网领域重量级的并购事件的诞生。今年8月,中国最大的上门服务平台58到家旗下速运业务与东南亚同城货运及物流平台快狗速运达成合并,新公司将成为亚洲最大的同城货运平台;而在今年9月,猫眼和微影时代也宣布合并,而且合并后新公司“猫眼微影”马上获得了腾讯10亿元融资,这也预示着“猫眼微影”成了互联网文娱领域的又一重量级企业。

事件2

共享经济:各个领域“优胜劣汰”

从年初五彩斑斓的各种各样的共享单车,再到如今只剩下两种颜色的互相辉映,共享单车作为共享经济的一个主要代表,在2017年可谓是经历了快速扩张同时快速消亡的“上半场”历程。作为代表性的事件,今年6月,悟空单车宣布退出共享单车市场,成为共享单车第一个“倒下”的品牌,进入下半年共享单车行业迎来倒闭潮:3vbike、町町单车、小鸣单车、小蓝单车、酷骑单车等等品牌相继宣告失败。而在如今共享单车领域剩下不多的玩家里面,摩拜单车和ofo小黄车可谓优势明显,而2017年则成为了共享单车领域“优胜劣汰”的上半场的集中体现。

在共享经济的其他领域,除了滴滴出行在移动出行领域成为了行业的领军企业外,在其他领域则还处于激烈的“上半场”竞争当中。在二手共享交易平台的竞争中,58同城旗下的转转和阿里巴巴旗下的闲鱼还在为行业第一你争我夺;而在共享充电领域,小电科技和街电科技则还在最初期的地推竞争层面你追我赶;至于在共享汽车领域,更是入局者众多,市场还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

在业内人士看来,共享经济的大潮虽然在2017年席卷全球,但是由于共享经济涉及行业广泛,而且在相应的法律法规上也还没有健全,从某种程度上也制约了行业的快速发展。在2017年,共享单车导致的押金问题和共享充电行业的盈利模式问题,更是引发了行业的广泛讨论和用户的高度关注,共享经济在2017年还在艰难前行。

事件3

网络安全:威胁不再遥远

与以往只是“炫技”层面的各种网络安全威胁相比,2017年对于不少网民而言可谓是真正体验到了“动真格”的黑客的威力所在。

2017年5月12日起,WannaCrypt勒索蠕虫病毒在全球集中爆发,超过150个国家的数10万台电脑受到感染。受到勒索病毒攻击的电脑会被锁死,把所有文件都改成加密格式,并修改用户桌面背景,弹出提示框告知交纳“赎金”的方式。国内多所大学校园网“中招”,不少应届毕业生的毕业设计文件被锁,此外,部分加油站等公共设施也受到影响。而就在WannaCrypt勒索病毒事件平息不久,Petya勒索病毒变种又开始肆虐,欧洲多国电脑大面积感染。据360安全中心的数据显示,国内也出现了病毒传播迹象,而且与5月爆发的WannaCrypt勒索病毒相比,Petya勒索病毒变种的传播速度更快。

一次次的勒索病毒来袭,让被各种安全软件保护在“温室”内的网民们如梦初醒。虽然在安全领域人士看来,防御勒索病毒的办法并不复杂,但正是广大网民对于网络安全意识不足,导致了勒索病毒的肆虐。而勒索病毒的破坏性和对“中招”者的直接利益要求,也让广大网民开始重新认识到了网络安全软件其实并不是万全之策,而只有自身提高网络安全意识,将网络安全威胁拒之门外,才是真正构建安全的网络空间。正如中央网信办网络安全局赵泽良局长所言:“网络安全不仅仅是政府的事情,还越来越多地成为我们老百姓的事情。”

南方日报记者 叶丹

◆通信行业

改制降费,引领5G

22日,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G NR(新空口)”首发版在RAN第78次全会代表们的掌声中正式冻结并发布,以中国移动为代表的中国力量引领了首版5G新空口标准的制定。5G的这一突破,可以说为今年的通信业发展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2017年的中国通信业并不平静,无论是在电信业务还是通信技术发展上都频频取得突破,而国企改革也仍是贯穿一年的主题。回首过去一年,这些大事件拼成了我们的“2017印象”。

事件1

全国取消手机长途、漫游费

9月1日起,手机长漫费全面取消。此次取消无需用户申请,会从9月开始自动生效,国内主叫通话标准按客户现行资费中的本地市话标准收取,国内被叫免费,主要适用于现有套餐资费还不是长市漫同价的所有手机用户。

手机漫游费诞生于1994年原邮电部发布的《关于加强移动电话机管理和调整移动电话资费标准的通知》,这一历史悠久的费用随着时代变迁最终被取消,无疑是今年“提速降费”背景下的里程碑性事件。

事件2

三大电信运营商改制

今年一年,“混改”让联通频上新闻头条。联通混合所有制改革交易对价逾770亿元,战略投资者将认购90亿股,腾讯、百度、京东、阿里等入局。“混改”给持续亏损的联通带来了充沛资金以及互联网活力,随着“混改”的落地,联通正焕发新机。

除了联通的“混改”,另外两大运营商的所有制也发生变迁。12月21日下午,中国电信公告称,根据国家有关国有企业公司制改制工作部署,经国务院国资委批复同意,中国电信集团公司完成公司制改制,并于2017年12月15日在北京工商管理局办理了工商变更登记手续。变更后,中国电信集团企业类型由全民所有制企业变更为国有独资公司。企业名称由“中国电信集团公司”变更为“中国电信集团有限公司”;12月25日下午,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宣布完成公司制改制,企业类型已由全民所有制变更为国有独资企业。公告称,“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企业名称变更为“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这意味着,三家运营商的所有制性质都发生了改变。关于中国移动、中国电信的改制,有分析称或也是为了“混改”,亦有分析认为是做大做强国企,只是令国企的公司治理架构更清晰,去除行政化。

事件3

“不限流量”套餐横空出世

这两年来,联通、电信等纷纷与互联网企业合作,推出流量卡,以实现流量优惠,吸引用户。这种趋势终于在今年上半年促成了一类广受关注、热议的套餐出现。这就是“不限流量”套餐。

今年上半年,联通、移动、电信先后推出“不限流量”套餐。由于当前基站技术支持所限,“不限流量”套餐并不能真正实现流量“随心所欲”用——三种套餐均不可能实现完全无限,并且均在超预设封顶量后对网速进行控制。

不过,这样的一种趋势说明,4G的流量单价走低趋势正在加速,用户拥有更多的机会使用大流量。

事件4

中国引领5G标准制订

22日,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G NR”首发版正式冻结并发布。从2015年11月启动无线技术场景和需求研究至今,5G NR标准化工作已经历了26个月。

在这个过程中,中国移动总共向标准制定组织3GPP提交了1000余篇关于5G空口标准化提案,总计160余万字。以中国移动为代表的中国力量引领了标准制定。

今年以来,关于5G的推进频有突破,三大运营商纷纷推进5G技术向前,均在此前明确了5G外场试验(2018年)、预商用(2019年)以及正式商用的规划,预计2020年将正式实现5G商用。

事件5

多个城市试商用窄带物联网

今年的物联网发展中,窄带物联网技术(NB-IoT)无疑成为了“网红”,备受关注。

作为物联网的一种新协议即窄带物联网技术,具备广覆盖、海量连接、低功耗等特点。在2017年,三大运营商分别在多个城市试商用窄带物联,“跑马圈地”。

目前上海移动已建成NB-IoT基站超过2万个,首批开通超过3500个,2017年底前,中国移动将实现346个城市的NB-IoT连续覆盖和全面商用,并提供10亿元NB-IoT模组专项补贴。

中国电信建设成约15万个NB-IoT基站,力求2017年建成一张覆盖全国的NB-IoT网络,并于2017年下半年商用。

中国联通已在全国数十个城市完成NB-IoT试商用开通,全国300多个城市具备快速接入NB-IoT网络的能力。

截至2017年11月,NB-IoT已实现小规模商用,全球共有24张NB-IoT网络商用,中国市场占比高达90%。目前,国内NB-IoT应用主要集中在智慧城市建设中的用水、燃气仪表领域,占比接近70%。

展望明年,在日前召开的2017物联网产业峰会上,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三大运营商表示,2018年,三大运营商的网络将全面支持窄带物联网技术(NB-IoT)。

南方日报记者 姚翀

◆手机行业

全面屏与AI成竞争焦点

经历了今年手机市场上半年的平淡无奇后,下半场画风突然一转,各大厂商争先加入到全面屏和人工智能(AI)的争夺中来,终于让今年的手机争夺战有了可圈可点之处。

除了全面屏和人工智能外,一些手机也通过差异化争夺细分市场,包括360、华为等手机,也纷纷与游戏厂商合作,推出更适合游戏的手机,YOTA3推出双面屏阅读手机等等。在即将到来的2018年,哪一家将率先实现技术创新,并开辟一个崭新的手机品类,利用技术建立竞争围墙,从而获得创新者应得的红利?这也是目前最值得期待的事情。

盘点2017年,小米打了个翻身仗,实现了销量逆转;三星波澜不惊,总算从“电池门”摆脱出来并可以长舒一口气;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苹果又陷入了“电池门”的阴影中,好在这事来得快去得也快,不过,眼下苹果又陷入“限速门”的舆论风波中;荣耀骄傲地宣称,把小米挤下了“互联网手机第一品牌”。在接下来的2018年,手机品牌“马太效应”将愈加明显,行业洗牌加速。

事件1

小米逆转:沉寂一年恢复高速增长

在2017年即将收官之际,小米科技公司再获一份荣誉,揽下“2017中关村高成长企业TOP100”第一名,加上前段时间小米科技创始人雷军当选2017年中国“质量人物”和全国工商联兼职副主席,2017年的小米和雷军,可谓是春风得意。而就在一年前,小米还承受着不小的“唱衰”压力:2016年,“线下派”的成功,超过100%高速增长的OV双雄(OPPO、vivo),与华为将小米挤下国产手机前三;全球出货量跌出了前五,有评论悲观地说,世界没有任何一家手机公司销售下滑后,能够成功逆转的,小米前途堪忧。

经历了最难熬的一年,小米终于开始了惊险一跃。今年一季度,小米手机销量在连续几个季度下跌后,终于强势“复苏”,出货量大增21.6%,此后几个季度出货再创纪录,小米又重新走上了高速公路。

这是怎么做到的呢,雷军用了两个字:“补课”,以创新、质量和交付三个命题为抓手来解决问题,在质量方面,今年初,雷军牵头质量委员会,并组建质量办公室专门督办;亲自抓供应链,解决了根本的供货问题。当然,这背后包括推出全面屏手机领先行业、专利布局、拍照技术等诸多细节的提升。

此外,新零售模式升级,线上线下成功联动。电商起家的小米开始布局线下,这被称之为“二次创业”。雷军给小米之家定下的目标是:三年之内(到2019年)开到1000家。

小米之家虽然会带来直接销量,但它更重要的职能是“体验”。这也是当下很多电商花大力气铺线下的重要原因——从用户本身出发,寻求更好的用户体验,从而整合线上线下,形成一个生态闭环。目前小米之家的产品大概有300多种,俨然一家3C用品超市。正如雷军的目标,做科技界的“无印良品”。

也就是在2017年,小米的商业模式日渐清晰:简单总结成一句话:小米是手机公司,也是移动互联网公司,更是新零售公司。最新的消息是,小米已邀请投行为该公司明年的首次公开招股(IPO)提交标书。小米的首次公开招股有望成为明年全球规模最大的科技公司上市交易。根据小米作出的170亿美元至180亿美元营收预期,投行预计小米在2017年的净利润将达到至少10亿美元,明年则有望升至约20亿美元。

事件2

国产手机厂商混战“全面屏”

无全面屏不手机,这是今年手机下半场“赛道”中最焦灼的争夺战。屏幕长宽比由此前主流的16:9开始转向18:9。手机屏幕由短变长,机身设计更符合人体工学,用户在单手使用手机时,可以更大范围地操作手机,且有利于使用多视窗功能,带给用户更好的手感体验。在手机硬件升级空间已经不大的当下,“全面屏”来得可谓及时。

第一款全面屏手机到底出自哪家?虽然夏普305SH算是全面屏的“始祖”,却销量并不见起色,一方面受限于当时的市场认知,另一方面也受限于体验有诸多缺陷,而小米抢在苹果iPhone X发布会前一天推出全面屏手机,但也是有“蹭”热度之嫌,而苹果依然发挥着业界风向标的作用,一旦使用全面屏,所有的厂商也都蜂拥而上。

不过,苹果iPhone X为了保证更高屏占比,取消指纹识别,采用人脸识别,在屏幕上方挖出一块“刘海”来放前置摄像头和传感器。这导致视觉上逼死强迫症,应用适配困难,玩游戏看视频时视觉受影响。

在全面屏的混战中,参战者也逐渐分为三个派系:三星S8、vivo X20、金立M7、华为Mate10 Pro、荣耀畅玩7X、OPPO R11s同属于“对称派”;苹果iPhone X属于“刘海派”;小米MIX2属于“下巴派”。

事件3

iPhone X将手机拉入“人工智能”赛道

依然是iPhone X,把手机的赛道拉入了“人工智能”的行列。目前,iPhone X、谷歌Pixel 2、华为Mate10都相继在AI芯片上进一步发力,让人工智能体验更进一步。人工智能的引入,使手机在极速连接、人工智能算力、高清视听、长效续航等方面表现出很强的竞争优势。以麟970芯片为例,它内置了神经网络单元NPU,可以大幅提升手机端的AI处理能力。作为人工智能在普通应用中的最佳载体,以“人工智能+手机”的AI手机正成为下一轮技术竞争或建立壁垒的重要战场,人工智能正在引领下一个时代,不过,人工智能在手机上的应用仍然比较初级,尚未看到有颠覆性的动作。伴随着大数据、深度学习等的积累,人工智能会否在2018年迎来新的突破,我们拭目以待。

南方日报记者 郜小平

责任编辑:陈群(QT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