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科技工作者高位缺席现象严重

2018-01-15 16:31 北京晚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第十四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颁奖典礼日前在京举行,10位年轻女科技工作者获得“中国青年女科学家”荣誉称号。

颁奖典礼上,中国科协常务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怀进鹏指出,目前女性科技工作者存在“高位缺席”现象,在高层次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队伍中,越往金字塔的顶端,女性越少。女性科技工作者约占我国科技人力资源总量的四成,而公开数据显示,中国科学院800名院士中女性仅占6%,中国工程院877名院士中女性仅占5.1%。与男性科技工作者相比,女科技工作者在科研产出、承担科研项目、可支配的科研时间、受重视的机会等方面,有不同程度的降低,这些问题亟待重视。

由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及欧莱雅中国共同主办的这次活动,共评选出10位“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她们是:四川农业大学玉米研究所研究员卢艳丽、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潘秀莲、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研究员沈俊、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副教授陶晓明、河海大学环境学院教授王沛芳、武汉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应用数学系教授吴晓群、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研究员许琪、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教授杨莉、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张研、南京农业大学农学院教授朱艳。

其中,来自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的杨莉教授格外引人注目。她组织创建的急性肾损伤自动化预警系统,从根本上解决了急性肾损伤漏误诊难题,受到广泛关注。记者了解到:国内每年至少有300万例急性肾损伤患者。这是一种患病率和病死率都很高的疾病,存活的病人中约有一半会进展为慢性肾脏病,然而临床漏误诊率却高达78%。相较于肾炎、肾结石、尿路感染等肾脏病,急性肾损伤几乎鲜为人知。但事实上,这种以急性肾功能减退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发病率正逐年攀升,20%至50%的高致死率让它在近十多年内成为了全球性重大公共卫生问题而备受关注。针对中国的急性肾损伤临床监测不足、药物性肾损伤发病率高的特点,杨莉带领的研究团队提出了适合中国临床实践,同时也对发展中国家具有普适性的急性肾损伤修订标准。如今这一标准已被纳入国际上新的疾病分类诊断标准,并在临床中展开应用。

责任编辑:陈群(QT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