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新科技冲击的还有这四大金融领域

2018-03-23 10:20 证券时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正如移动支付崛起对传统ATM机生产企业带来的冲击一样,新技术的应用对传统金融行业的影响正在深化。

其中,影响较大的案例之一是人工智能(AI)进入金融行业。AI已开始对一些标准化的、常规流程化的、低附加值业务岗位产生替代效应——比如VTM等远程智能作业方式对某些零售前台业务岗位的替代,大数据模型对人工信审等岗位的替代。

当然,一些非标转化的、对专业性要求更高的岗位,AI仍旧望尘莫及。

下面就来盘点一下曾经风光无限、因受科技进步等影响,受到冲击最大的四大金融领域。

发得越来越少的银行卡

电子支付,尤其是二类银行账户(即APP内零钱账户)支付和快捷支付,其实不仅冲击了现金以及与现金有关的一切,也冲击了银行卡——只是力度暂时还没那么大。

一组很容易被人忽略的数据是,截至2017年末,全国银行卡在用发卡数量66.93亿张,同比增长9.27%,增速在放缓。2016年全国银行卡在用发卡数量61.25亿张,同比增长12.54%。

这一切,与人们越来越倾向于、并且更方便在互联网渠道申请的小额融资服务有一定关系。

被人工智能替代的信审

很多行业都在减员增效,只是当这个情况发生在被认为是金字塔尖的金融业时,带来的影响要大一点。

最近银行和上市公司集中发年报,有两个情况值得特别关注,他能够帮我们了解到底科技为我们的金融业务提升了多少效率。

美股上市公司乐信的财报显示,目前该公司超过98%的订单实现了自动审核。而平安银行高层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运用科技,该行信用卡、消费金融、汽车金融相关产品的申请过程中,审核与放款效率大幅提升。一年前贷款申请需要22个小时,去年已经降到4~5个小时,最快的能达到秒级。

“如果借款人是从合作机构场景来的,比如我们跟国内一些家装网站和芝麻信用有合作,如果是从这些特定合作渠道来的,只要达到了放款标准(比如芝麻信用分达到约定标准),我们后台系统就会自动实时授信,完全不用人工。”一位消费金融公司高管介绍。

信审——这一传统的、曾经要在线下操作、耗费人力的岗位,正在部分场景以及面对特定存量客群的情况下,正被人工智能取代。因为现在很多放款类机构的数据模型,已经接入了金融交易记录(含信用偿还历史)、信用账户数、使用信用的年限、诉讼信息等,同时还不断新增社交数据、运营商数据等。

离柜率

摔碎了柜员的铁饭碗

银行业协会刚刚发布的《2017年中国银行业服务报告》,里面有一组数据很关键——2017年,银行业金融机构离柜交易达2600.44亿笔,同比增长46.33%;离柜交易金额达2010.67万亿元,同比增长32.06%;行业平均离柜业务率为87.58%。

放在这样的语境下,社区网点等低效网点关闭、网点轻型化和智能化转型、网点人力投入减少、银行大力发展线上获客与经营渠道,成了可以理解的事情。这无疑会慢慢摔碎传统银行柜员的铁饭碗。

新技术

要取代理赔和定损

保险业部分岗位也在遭遇冲击,例如定损员。

去年6月,蚂蚁金服宣布向保险行业开放技术产品“定损宝”——能通过算法识别事故照片,与保险公司链接,给出定损结果包括受损部分以及维修价格方案等。蚂蚁金服当时估算的数据是,业内约有10万人从事查勘定损的工作,他们使用保险公司应用“定损宝”后,预计可减少查勘定损人员50%的工作量。

无独有偶,去年日本寿险巨头富国生命保险计划裁减近30%的理赔部门员工,为其每年节省约1.4亿日元。

责任编辑:陈群(QT0001)  作者:刘筱攸 胡飞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