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科技> 正文

中国科学界:女性撑起半边天任重道远

2018-05-08 08:45 科技日报

来源标题:中国科学界:女性撑起半边天任重道远

“女性撑起半边天”,这是上世纪中叶在中国流行的口号,强调了女性在公共和私人生活中与男性平等的地位。但实际情况并不尽如人意。

全球最著名的科学杂志《自然》对中国在科学领域的性别差距,以及采取的措施予以了关注。日前,《自然》官网刊登文章,介绍了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NSFC)等机构采取的有效措施及相关调查结果,这是中国政府和科学组织共同采取积极措施、促进女性参与科研事业的阶段性总结之一。

中国女科学家职业环境不容乐观

与来自美国、德国、巴西和印度等发达经济体、新兴经济体的女性相比,中国女性的劳动参与率最高。从1949年开始,女性加入劳动力队伍得到政策的鼓励和保护;1988年,女性在中国的劳动力中占了48%,女性平均收入是男性的84%。然而,到2002年,进入市场经济后的十年间,女性占劳动力的比例下降到46%,平均收入也降到男性的79%。

在科学研究领域,情况更是不容乐观。在科学职业的每个阶段,女性人数都会下降。2016年,硕士生中女性占53%,博士生女性比例则为39%。NSFC杰出青年学者奖获得者的女性比例更是下降到14%。而截止到2017年的数据显示,中国科学院系统科研人员中仅6%是女性。

现在,中国正在明确建立自己的研发和创新体系,其研发人员从2009年的320万人增加到2016年的580万人,对人才的需求凸显了对更多女科学家的需求。与此同时,中国与国际社会的联系日益加深,更突出了对科技领域性别不平等的关切。

对性别差异正在进行政策调整

2010年,NSFC进行的一项调查发现,70%的女性和24%的男性支持通过平权行动来寻求政策支持,以解决性别差异问题,特别是围绕产妇和父母权利采取的措施得到了两性中大多数人的支持。中国的大部分科研资助和工作申请都对年龄进行了限制,改变这些限制,能为女性科学家提供支持。

2011年,NSFC将申请青年科学基金的女性年龄从35岁提高到40岁,男性年龄仍限制在35岁。该项基金是从事基础科学研究的学者获得国家资助的主要途径。截至2016年,这一项目占NSFC总经费投入41亿美元预算的13.8%。而在一项新的资助计划——优秀青年科学家基金,也将女性申请者的年龄放宽至40岁,且允许其因产假原因将项目期延长两年。

此外,NSFC还请审查小组在评估时,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优先考虑女性申请人;加强对受资助女性科学家研究结果的宣传;收集统计申请人和获奖者的性别数据等。

积极政策对科学界正面影响仍有限

这样的政策调整带来哪些积极结果?答案是,2011年提高年龄标准后,申请青年科学家基金的女性比例,从37%增加到48%。女性申请人数达到25694人,其中约三分之一的年龄在36岁—40岁之间。此外,2011年女性科学家获奖者比例从此前的33%上升到43%。

2010年到2017年间,审查小组中女性代表的比例上升了45%,占总人数的13.3%,虽然占比仍很低,但高于1986年到2009年间仅6%的比例。

在2016年的调查中,60%的受调查女性科学家表示,她们从未听说过可以因为怀孕和育儿申请项目延期。虽然这些政策目前对中国科学界的实际影响较少,但70%以上的女科学家期望,每项政策都能对学科产生积极影响。

来自男性科学家的偏见仍无处不在

相比较而言,男性科学家在民意调查中并不热情,只有39%的男性认为,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增加审查小组中女性人数或优先考虑女性申请人对自己所在的科学领域有好处。

2016年,中国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对超过5800名科学家进行了另一项调查,考察他们对性别角色和近期政策的态度。超过20%的男性和10%的女性同意这样的观点:“一个男性的成功,是以他的职业来衡量的;而一个女性的成功,是以她的家庭来衡量的。”对于“男性可能成为更好的项目领导者”这种观点,有48%的男性受访者不赞同,女性受访者不赞同的比例则高达81%。这些结果体现了影响女性职业发展的社会偏见。

从2013年起,中国的独生子女政策逐步取消,给女性增加了更多的父母责任,而现实中男性承担家务的比例仍然少得可怜。还有学者探讨,为什么出国访问研究人员项目中,女性比例如此之低,结论是由于家庭和婚姻的关系,女性的“流动性价格”远远高于男性。

中国社会特别是学术界正发生重大变革。文章撰写小组认为,作为科研资助机构,NSFC直接影响政策的作用有限。各科研机构都应该在招聘、评估和晋升方面做出缩小性别差异的考虑。其他研究体系也应承认,科学界存在的各种障碍阻碍了女性与男性享受公平的竞争环境,并应积极采取措施消除现有的性别偏见。(记者 房琳琳)

责任编辑:龙娱平(QL0004)

为你推荐

加载更多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