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今年部署224项任务建设科技创新中心

2018-05-17 17:19 北京晚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全球性能最佳的5纳米碳基光电集成线路、全球首款人工智能处理器寒武纪、全球最灵敏的大型硬X射线调制望远镜“慧眼”……通过一系列举措,北京在高新技术产业上交出了一张张靓丽的答卷。5月3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对2017年落实有关重大政策措施真抓实干成效明显地方予以督查奖励的通报》,对北京进行了表彰,并予以督查激励。

“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自主创新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改善地方科研基础条件、优化科技创新环境、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以及落实国家科技改革与发展重大政策方面,北京均取得了明显成效。”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郑焕敏对记者介绍。

设立200亿元科技创新基金

“以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为‘牛鼻子’,北京在构建科技创新中心上,正以高校院所、创新型企业为主力军,以重大项目和科学工程为抓手。”郑焕敏表示,2017年,北京市确定了215个工作任务和重点项目,完成率超过96%,取得了重要进展,今年更是部署了224项任务,全面推动科创中心建设,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记者了解到,为了吸引社会资本共同投资高端“硬技术”创新,北京市出资200亿元,设立科技创新基金,并计划未来5年力争规模达到1000亿元以上。事实上,2017年,北京地区研发经费投入强度达到5.7%,居全国首位;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共计78项,占全国通用项目获奖数的36.1%。

在北京市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下,一批标志性成果、装置相继问世。据介绍,北京率先完成了酿酒酵母12号染色体的设计与人工化学合成;京东方交付了全球首条第10.5代TFT-LCD生产线;北斗三号卫星的研制发射成功,更是标志着我国北斗导航系统步入全球组网新时代。

“28条”为科研人员“松绑减负”

北京市为进一步完善财政科研项目和经费管理,推出了若干政策措施,简称“28条”,以积极推进“放管服”相结合的科研项目经费管理改革,调动科研人员积极性。对此,郑焕敏表示,想让科技政策红利惠及科技人员,不能“以文件落实文件”,必须积极推动打通相关政策“最后一公里”的各个环节。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相关负责人杨国航告诉记者,“28条”全面落实落细后,自己感到“松了绑”,有了更大的自主权,在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上自己和团队的科技人员更有干劲,“在下放预算调剂权限、改进结余资金管理方式、管理横向经费和绩效支出激励上,都有了切实改变。”

“政策的出台让科研人员能够专心致志搞科研,不必再在财政项目预算上费力奔波而浪费不少精力。”北京市计量检测科学研究院相关负责人吴晓昱表示,研究院还设置了总项20%以内的经费用于激励科研人员,让科研人员感受到了政策的福利,有了更强的“获得感”。

投1.4亿支持两千多创新券项目

北京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中心研究室主任马智宏告诉记者,有很多涉农企业、合作组织和新型农民都有着科技需求,但面临资金不足的窘境。为此,北京市科委和财政局推出了创新券制度,让高校院所为他们提供高质量、高效率、高水平的研发实验服务,并进行相应补贴,“比如某葡萄采摘公司就成功借助首都创新券这一财政补助,搭建出了一套葡萄溯源系统,让每串葡萄都有了二维码‘身份证’。”

据了解,目前北京已累计投入使用1.4亿元创新券资金,支持了2115家小微企业和111家创业团队,合作开展了2402个创新券项目。仅农林科学院在服务涉农小微企业上,就接收与兑换有效创新券服务合同240份。

除了创新券制度外,北京正进一步促进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向社会开放。“截至2017年底,我们14家成员单位开放共享了221台大型科技仪器设备,总值2.4亿元,共签订合同851份,合同金额达到了2.5亿元。”杨国航表示,对外共享服务有效提高了农林院科技资源利用效率,推动科技成果落地转化,让企业的需求和团队的创新研发有了良好结合。    

责任编辑:陈群(QT0001)  作者:袁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