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创新的研究是瞎搞 没有市场的研究是白搞

2018-05-22 08:46 中国青年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没有创新的研究是瞎搞,没有市场的研究是白搞。这是科技创新领域的一个通病,是我国经济巨人的‘阿喀琉斯之踵’。”在近日召开的医疗创业加速器峰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临床医学院院长、北京清华长庚医院执行院长董家鸿如是说。

医疗创业加速器峰会由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与以色列富创(Messila)学院共同主办,邀请了“创业之国”以色列与国内具有代表性的医药领域创新创业尖端人士、机构分享创新理念与实战业绩,重点汲取以色列在医药卫生领域创新创业的经验。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医疗设备产业取得了长足进步与发展。在低端领域,国产医疗设备已占据半壁江山,甚至更高;在中高端领域也取得了一些突破。不过,龙头企业较少、创新能力较差、成果转化较难的局面并未根本改变。模仿、跟随还是该产业在我国的常态。

“仅就医疗设备而言,我国的现状是创新能力低、中低端产品多、仿制及改进产品多,绝大多数医疗行业的重要设备都依赖于进口。这是一个非常严峻的现实,也对我们的创新教育提出了巨大的挑战。即使清华大学,在技术创新领域可以说是比肩麻省理工学院等世界顶级院校,但在成果转化方面仍然是落后的。”董家鸿说。

他认为,医疗创新必须注重应用,注重创新成果的市场转化。“创新的最终目标是解决健康医疗问题,而有价值的诊断方法、治疗技术、诊疗规范都可以实现产品化。只有转化为技术上可行、市场上有价的产品,才能产生可持续的健康价值和社会效益,最大化地体现科技创新的价值。”

基于此种认识,清华大学临床医学院正在做出改变。据董家鸿介绍,该院组建了医理工结合、医研企融合的临床转化科学平台和创新联盟,努力打造以临床问题为引擎、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健康科技创新体系。临床上,医生从疾病的诊断治疗实践中发现需求和问题,实验室中,医生与科学家合作产生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创新诊疗理念和技术,企业将技术上可行、市场上有价值的创新成果转化为产品,最终应用于医疗服务对象。

另外,清华大学临床医学院探索建立学术型医师的科学、合理、公正的评价机制和标准。“不再让医师被以SCI论文主导的学术评价体系牵着鼻子走,不再在追求论文数量和学术‘帽子’的路上狂奔。倡导以解决临床实际问题为导向、以提高临床服务效能为终极目标的研究,鼓励多样化的学术产出形式,包括专利、医疗设备、诊疗指南等,构建优良的科技创新生态系统。”董家鸿说。

责任编辑:陈群(QT0001)  作者:董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