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音箱在中国水土不服?物灵科技:儿童机器人是刚需

2018-07-02 11:18 比特网

打印 放大 缩小

“智能音箱”这个词在科技圈的持续热度,大概可以赶上麻辣小龙虾之于北京簋街了,完全看不到任何冷却的迹象。Echo的成功,使得从微软、谷歌、苹果这样的科技巨头,到传统音频设备品牌在内的厂商纷纷跟进。“站在风口上,猪都能飞起来”,小米科技创始人雷军的这句名言放在这里再合适不过了。2017年至2018年上半年,从靠着“双十一”购物节99元特价强刷了百万销量的天猫精灵,到小米的小爱同学,再到即将于2018年内加入战场的数十款带屏智能音箱新品。市场之繁盛,让人以为智能音箱很快就要成为新世纪的家居生活“标配”了。

显然,并不是所有人都被眼前的繁荣蒙蔽了双眼,也有少数人经过冷静地分析之后给出了与众不同的答案。面对这样的趋势,物灵科技联合创始人丁衣指出,别对智能音箱在中国的市场表现寄予太大期望。

仅靠说话就能对智能音箱进行操控——作为智能音箱的核心操控方式,语音交互的学习成本正在不断被降低。与使用体验完全个人核心化的智能手机不同,作为家居智能控制中枢的智能音箱在进入消费者家庭之后,往往需要和多个家庭成员进行交互。能否在一对多的环境下,主动区别家庭成员间身份的不同,甚至进一步做到“和什么人说什么话”,这就对作为核心的人工智能助手是否足够“聪明”提出了要求。英国神经学家Daniel Levitin的一项研究表明,音乐在家庭生活中的存在能有效提升生活质量。但是不同于欧美的居住环境,大多数情况下,人们选择了电视、智能手机这种不会打扰到他人的娱乐形式。这使得音箱类产品在中国家庭中的存在地位远不及欧美来得高,其结果就是直接影响了智能音箱的普及速度以及在用户家庭场景中的应用频率。根据市场研究机构IHS Markit最新的调查报告显示,目前仅有6%的用户会使用智能音箱来进行照明供暖等智能家电的控制。这一事实直接反映了智能音箱产品进入用户家庭后的生存现状。

但在这其中也不乏惊人的反转——很多拥有智能音箱的父母意外地发现,他们的孩子可以和智能音箱进行更自然地交流。儿童的“泛灵论”心理,加之好奇的天性,智能音箱的可交互能力,让孩子们对它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在智能产品的实际使用过程中,学习成本的大幅降低,意味着智能产品的直接使用人群不再仅仅局限于具备较强理解和操作能力的成年人,年幼的家庭成员也能够在不借助外力辅助的情况下使用智能设备的功能。同时,“善解人意”的智能产品,会保证交互体验的个性化及专属化,这样在交互体验上要远远强于功能繁多但“冷冰冰”的功能型机器,使用户对智能产品产生足够的信任和倚赖。

野比大雄的成长过程中,哆啦A梦一直相伴左右。这段”stand by me”的故事曾代表了无数80、90后少年时代的梦。实际上,儿童作为最初的伙伴,才是人工智能产品更应该关注的对象。

物灵科技在2017年便推出了针对中国家庭中近年来热度和频率颇高的读绘本场景,推出了绘本阅读机器人“Luka”。从家庭儿童教育这一细分领域,精准切入家庭应用场景。

Luka是一款主要面向2-8岁儿童的绘本阅读机器人,ta拥有自己独立的世界观和人格化形象。Luka的与众不同在于,它能充分相合儿童在不同成长阶段的心理特点,在回应他们好奇心的同时,将寓教于乐的理念贯穿于学习全过程。凭借先进的人工智能计算机图像识别技术,Luka可以快速精准地识别眼前的绘本,能够做到“翻到哪页讲哪页”的自然交互体验。

物灵科技认为,语音交互+计算机视觉一定是下一代人工智能平台的主流交互方式。在未来,人工智能向家庭场景的蔓延也是必然的。在中国,这一过程未必是一定从智能音箱开始。对处在家庭生活复杂环境下的家用智能设备来说,只能单方面接受、理解和执行语音指令是不够的。儿童过早接触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对视觉听觉的发育造成了大量不可逆伤害,“让孩子回归童心”的呼声越来越高。相比市面上的智能音箱类产品只能讲故事的单纯输出早教内容的方式,物灵科技则给予了智能产品更高维度的感官形式。当Luka与儿童间的互动从单纯的“你说我听”升级成了“双向沟通、相互理解”的时候,Luka作为交互对象的角色也就从智能设备升级成了可以被信任的伙伴,用户层面的黏性也自然而然地得到了相应的提高。

在各大厂商纷纷通过智能家居生态链体系进入消费者家庭环境的时候,物灵科技则选择了以儿童启蒙教育领域的AI+ IOT产品进行精准切入。现代中国城市家庭在联网条件和家庭环境上有着外界难以企及的稳定性。儿童产品市场的愈发繁荣也说明了,家庭消费构成的核心也正在发生转变。相比成人而言,在成长过程中儿童产品拥有更高的使用频率,以及随之而来的高复购率。在市面产品大范围同质化的当下,Luka带来的计算机视觉+语音的交互体验就显得比单一语音交互形式的儿童智能音箱产品更有价值。Luka能够主动对用户情绪进行感知,并做出能够对用户情绪产生积极影响的反馈,以此达到行为驱动的效果。

对世界进行感知、理解、思考、决策、执行是智能产品的基本。通过与人类间更舒适自然的交流,使智能产品的“灵性”能够被人类感受到,才是“点物赋灵”的真正体现。毋庸置疑,“灵性”是比“智能”更为高维度的概念。

以打破Indiegogo众筹记录、登上美国《时代周刊》封面的社交机器人Jibo和获奖无数、被业内一致认为能够代表“AI商业落地趋势”的绘本阅读机器人Luka为代表,物灵正在“点物赋灵”之路上越走越远、越走越深。2018年7月5日的发布会上,物灵科技又将带给消费者和业界怎样的精彩,让我们拭目以待!

责任编辑:陈群(QT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