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于认错直面失败是更可贵的科学精神

2018-07-25 08:47 北京日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如果说“九死一生”是科技创新的必然命运,那么“直面失败”则是创新者必备的心理素质。探索未知从没有“一站式”解决方案,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不断攀登、不断试错,才有希望抵达光辉的顶点。让求真求知求实而不是追名逐利、虚与委蛇,内化为当下科研人员的自觉追求,对中国的科学昌明、学术繁荣将大有裨益。

“拙文可谓毫无是处,自应作废,以后编文集也不收入。”    

日前,年逾八旬的复旦大学教授裘锡圭发表声明,直言自己六年前发表的一篇论文有错误,并表示“请大家多多批评,以便改正”。声明一出,迅速引来众多同行和网友点赞,慨叹先生此举彰显了“高逸学者之风”。而当记者向裘老求证此事,他只是淡然回答:“这是做学问的正常态度,没什么大不了。”

面对点赞,裘老轻描淡写不以为意,更显先生纯粹的治学精神。一句简单的“我错了”,若非拥有巨大的学术勇气,恐怕很难讲出来。从某种意义上说,裘老的这则声明,更像是给广大科研工作者上的一堂学术伦理课。从中我们可以学习到一名合格治学者唯真是求的学术品格:即便出错是因为史料更新等客观局限,也要在发现后第一时间认错;即便年逾八旬却依然密切关注研究方向的最新动态,生怕自己的错误被他人误用。更能感受到老一辈学者那不骛虚名的人格魅力:虽身为学界泰斗却不为盛名所累,甚至敢于打破业内“规则”公开纠错。相较于追求正确的研究结论,这种专于学术的赤诚、直面错误的坦诚,是更可贵的科学精神,值得每一个科研工作者学习。

“有两个字最能代表我五十年内在科学进步上的奋斗,就是‘失败’两字。”成功铺设第一条大西洋海底电缆的科学家威廉·汤姆孙曾如此概括自己一生的奋斗。这道出了科学技术研究作为创造性事业所面临的挑战。行走于科研之路,犯错不可避免,很多时候甚至是一种必然的规律,特别是搞原始创新,意味着要走别人没有走过的路,做前人没有做过的事,难免荆棘丛生、困难重重。杂交稻在中国正式培育成功,全国上下为之沸腾,但大家不知道的是,此前的十年间,袁隆平几乎试了几千种杂交组合,育种实验一度跌到零点。“猎鹰9号”运载火箭第一级稳稳降落在甲板中心,整个世界为之轰动,但大家不知道的是,此前的一年内,马斯克已经连续4次发射失败,SpaceX一度濒于破产边缘。如果说“九死一生”是科技创新的必然命运,那么“直面失败”则是创新者必备的心理素质。探索未知从没有“一站式”解决方案,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不断攀登、不断试错,才有希望抵达光辉的顶点。

是不是勇于承认错误,能不能坚持修正错误,同样是检验治学态度的一把标尺。对那些潜心科研者来说,心之所向是科学的星辰大海,理应拥有一份“板凳要坐十年冷”的静气与坚韧,只有经得起失败的无情摔打,才能锻造出柳暗花明的突破。这既是深耕科研的应有态度,也是通向科学之门的必备精神。而放眼现实,面对实验中的无数次挫折,是愈挫愈勇、咬定青山不放松,还是跌倒一次就萎靡不前,抑或犯错之后“咬紧牙关”拒不承认、绷住面子?不同的应对姿态,结果往往不尽相同。从钱学森、邓稼先到黄旭华、黄大年,这些科学大家之所以能成就伟业,很多时候就是因为比别人多了一股“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的豪情。此番裘锡圭教授的“认错”之举被热议追捧,很大程度也在于此。

面对挫折,除了需要科研人员自身败而不馁、挫而弥坚,还离不开鼓励探索、宽容失败的社会氛围。正如一位“青椒”所自嘲的:“板凳要坐十年冷?你敢拿一个结果不确定的项目去申请经费?”这些年,不论是学术界还是社会上,容错氛围有所提升,面对火箭发射遇到异常的情况,大家也能够幽默自嘲“想给中国航天一个安慰真不容易”。这种转变,令人欣慰,但相较建设科技强国的目标而言,这些“软件升级”仍显不够。我们还期盼更为合理有效的体制机制改革来解除束缚、释放活力。比如,理解科研特别是基础研究投入大、周期长、盈利少的先天特性,在考核科研人员时,减少“产出比”“转化率”等短期功利要求,允许科研人员大胆假设、不断试错、十年不鸣,等等。面对探索未知中的失误给予宽容,才能有更多创新者放下心理包袱,创造力的源头活水才能充分涌流。 

追求真知,是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可贵秉性,也同样是现代语境下科学精神的题中应有之义。挖掘这份传统文化中的有益价值,让求真求知求实而不是追名逐利、虚与委蛇,内化为当下科研人员的自觉追求,对中国的科学昌明、学术繁荣将大有裨益。

责任编辑:陈群(QT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