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准互联网"脉搏" 不断加快媒体转型

2018-11-21 09:06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中国互联网协会成立24年来,见证了中国互联网取得的重大进步。据统计,1997年6月30日,当时网民数量是67万,而到今年6月30日统计数据已达到8.02亿。20余年的时间里,网民发展达到了惊人的速度。特别是在城镇中的普及率,达到了发达国家水平。移动互联网的应用,有些领域比如移动支付、移动互联网支持下的社交网络,其规模和技术支撑的水平等都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对此,中国互联网协会副理事长高新民表示,互联网的发展是改革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尤其是近5年里,互联网的理念与产业产生了深度融合。“互联网+”是最好的概括,在这个融合的过程可以概括为四个特征:

泛在化。高新民认为,互联网现在无所不在、无事不在、无时不在;互联网信息源发送的信息,或者发送的数据,使用方接收到数据时,时延越来越短,交互越来越紧密和频繁。

融合化。互联网与产业的融合中媒体走在了前列,“互联网+”实际上也是从媒体开始的。高新民认为,互联网是汇聚信息、汇聚数据,在能够汇聚数据和信息的基础上产生知识,产生知识的基础上提升人类认知水平,就是所谓的智能和智慧水平。因此,他提醒业界,要抓住互联网融合,“这绝对是非常重要的思维”。

平台化。“互联网发展最成功的经验就是要做平台,无论是国外互联网企业,还是国内互联网企业,凡是成功的企业都是平台性企业。”因此,高新民认为,媒体行业创造平台是要追求的重要目标。

智媒化。高新民认为,泛在化、融合化、平台化的基础上,互联网汇聚了大量数据,数据也因此变成了“富矿”,变成新时代重要的社会生产力,怎么用好这个数据?把数据用好也就产生了互联网智能的功能,就是目前人工智能的发展。

那么,当下媒体如何摸准互联网“脉搏”,抓住机遇发展?高新民给出了建议。

首先,不仅仅要看互联网技术,因为不是技术都能解决问题,更重要的是理念。要真正变成用户理念,把用户的体验放在首位。对于媒体而言,要把用户的需求、关注点真正放在第一位。

其次,要抓住数据,发掘数据链的价值。高新民建议,要好好研究数据链,即数据采集、数据传输、数据汇聚、数据分析,包括建模以及数据的利用,就是智能化利用,每一环都要深入研究在本行业里怎么把其价值挖掘出来。

最后,要进行平台化建设。作为媒体一定要做成有影响力、整合力、动员力的平台,做成一个在本地区里能够起到引领作用的平台。

责任编辑:陈群(QT0001)  作者:杜一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