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科技> 正文

打造知识产权引领创新发展的“中关村模式”

2018-11-30 08:54 北京日报

来源标题:打造知识产权引领创新发展的“中关村模式”

世界创新看中国,中国创新看中关村。作为中国高科技产业的一面旗帜,中关村创新发展的几十载,正是中国改革开放40年的生动缩影。

30年前的1988年,国务院批准以中关村地区为中心成立了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成为中国第一个国家级高新区。2002年7月24日,国家明确将中关村科技园区列为国家级知识产权制度示范园区。次年10月,由国家知识产权局和北京市政府共建的中关村国家知识产权制度示范园区正式在中关村核心区挂牌,具体负责推进示范园区建设的中关村知识产权促进局也同时成立,标志着中关村成为全国首家也是目前唯一一家经国务院批准成立的国家级知识产权制度示范园区。

十五年精耕细作,在这片创新创业的沃土上,知识产权政策与工作体系不断完善、服务资源高度聚集。截至2017年底,示范区内企业拥有有效发明专利超8万件,这意味着,在北京,每十件有效发明专利就有六件来自中关村。

示范园区成功打造的以知识产权引领创新发展的“中关村模式”,成为其成立15周年最好的献礼。

■ 知识产权引领创新

激活中关村发展新引擎

34年前,中科院计算所传达室一间小平房里,联想诞生了。从一家极不起眼的小公司,到年收入超过3000亿元人民币的投资控股公司,联想的发展超乎想象,如今硕大的办公区“专利墙”上挂满了专利证书。

截至目前,联想全球有超过26000件专利和专利申请,中国发明专利授权量连续两年位列全国前十。联想不仅成为中关村的一张名片,更是走向全球的中国知名品牌。作为中关村的老牌企业,联想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既是中关村国家知识产权制度示范园区成长与发展的亲历者,更是受益者。

中关村国家知识产权制度示范园区成立以来,围绕知识产权制度创新、管理创新、组织创新、工作模式创新等多方面开展了大量先行先试的探索实践工作。谈及此,北京市知识产权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自2011年起,北京市知识产权局与中关村管委会联合实施《中关村知识产权推进计划》,对中关村的知识产权工作进行了顶层设计和全面布局。其中,以培育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知识产权优势企业为目标,北京市知识产权局联合中关村管委会实施了“中关村知识产权领军企业培育计划”。到2017年底,中关村已经涌现出京东方、小米、百度、联想等9家专利年申请量超千件的知识产权领军企业。此外,北京市知识产权局从政策、资金、引入知识产权专业机构等多个方面支持中关村地区开展中小企业知识产权帮扶工作,“小而不弱”已成为中关村中小微企业的一大特征,从中涌现出一批独角兽企业。据统计,2017年中关村独角兽企业70家,占到全国164家的43%。也就是说,全国近一半的独角兽,都聚集在中关村。而小米、北汽新能源、爱奇艺3家中关村独角兽企业,更是跻身中关村2017年专利申请量超千件企业行列。

可复制、可推广的知识产权引领创新发展的中关村模式和经验不断向外输出,使中关村走在全国高新区前列。本就丰厚的中关村创新成果实现爆发式增长,专利创造记录被不断刷新。2003年-2017年,中关村示范区企业的专利申请量由2650件增长到7.38万件,年平均增长率为26.8%,发明专利申请占比接近六成;专利授权量从1279件增长到4.34万件,年平均增长率为28.6%。

■ 创新环境全面优化

服务资源聚集程度全国领先

2012年,有着30多年历史的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决定将中关村作为国内业务的发展基地。此时,三友正是看到周边企业日益增长的知识产权服务需求,并且示范园区对知识产权的扶持力度持续加大,寄望全面拓展知识产权相关业务。在中关村国家知识产权制度示范园区的培育下,在中关村这片充满创新活力的环境中,三友服务中国市场的人员从2012年的不到50人,增加到了2018年的超过百人,代理专利数量与最初相比也翻了一番。

三友服务中关村企业的故事并非个例。随着创新环境持续优化,示范园区知识产权服务资源空前集聚。示范园区在全国首创物理聚集与功能聚集“二维一体”的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发展示范区建设模式,从支持政策、工作思路、工作机制、工作举措等各方面进行了大胆探索和积极实践。一方面依托中关村核心区的知识产权和标准化一条街建设,实现知识产权服务业态的物理聚集;另一方面依托中关村知识产权服务业联盟,促进知识产权代理、法律、信息、商用化等知识产权服务业态的功能聚集。

集聚区内涌现出一批品牌化、规模化、国际化的服务机构。知识产权服务新业态日渐兴起,催生了一批像“知果果”“思博”“来注标”等知识产权服务业的电商新业态。一系列新型的知识产权优质服务,紧跟企业高速成长的创新发展形势,为企业提供了主动、及时和高效的知识产权服务,加快了企业的发展步伐。截至2017年底,中关村示范区共有307家专利代理机构,4369名执业专利代理人,知识产权服务资源聚集程度全国领先。

■ 积极推进先行先试 中关村知识产权综合实力不断增强

经过十五年的知识产权促进工作,中关村国家知识产权制度示范园区逐渐摸索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并富有特色的知识产权引领创新的“中关村模式”,显著增强了中关村的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实力,在彰显中关村示范、引领、辐射效应的同时,也为国家知识产权局在全国各地开展知识产权试点和示范园区工作积累了鲜活和宝贵的经验。

中关村国家知识产权制度示范园区成立后,十五年来,在示范园区框架内陆续成立了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北京代办处、中国(中关村)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中国(北京)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驻中关村办事处等单位,以及北京知识产权保护协会、专利代理人协会等社会组织。通过面向园区企业提供专利“咨询-受理-收费-资助”、专利优先审查绿色通道、知识产权侵权举报投诉等多种方式的一站式服务,积极落实放管服改革,为本市优化营商环境出举措,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对外服务窗口。

2017年,中关村知识产权投融资服务联盟建设开始加速,目前已初步构建起以知识产权质押贷款贴息政策为引导,以企业需求为目标,以知识产权价值实现为核心,评估、担保、运营、贷款、保险、投资多种业务模式高度融合的中关村知识产权金融服务新生态,聚集各类金融机构40余家。在中关村知识产权促进局的穿针引线下,成员单位联合推出了知识产权质押贷款担保新产品“智融保”,知识产权成为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担保中的有效质押物,政府搭台,“知识”变“资本”成为可能。

康辰药业作为土生土长的中关村企业,在2009年遇到发展的瓶颈。北京市知识产权局积极帮助联系银行、对接项目,促成北京银行为企业提供500万元的专利权质押贷款,解决了企业的燃眉之急。在贷款完成后,经过评审又为该项目提供了知识产权质押贷款贴息支持。

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只是中关村以知识产权专项试点引领创新的一个生动写照。在国家知识产权局支持下,中关村被评为全国首批专利导航产业发展实验区、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发展示范区、知识产权战略实施先导区、专利质押融资示范区,率先开展知识产权投融资服务试点、专利保险试点、知识产权评议试点、审查员实践基地活动等试点示范工作。

通过专利质押融资试点,探索出了“评估+质押”“评估+质押+担保”“质押+固定资产抵押”等多种专利质押形式,形成了以“政府引导、市场运行、机制创新、主体共赢”为特点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中关村模式”。通过国家知识产权局北京(中关村)审查员实践基地,累计组织国家局10个审查部门151个团组702名审查员进驻近300家次中关村企业开展实践活动,提供知识产权零距离服务。制定并实施中关村知识产权领军企业培育计划和中关村双创企业帮扶计划,着力打造一批“专利过千、质量过硬、管理规范、运用科学”的知识产权领军企业,在企业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等方面提供差异化的全方位支持措施。

以知识产权政策体系激励创新,示范园区释放的政策红利,助推企业创新创业快速发展。自2005年中关村设立知识产权相关支持资金以来,对中关村企业的国内外专利布局、专利战略制定、专利创业、知识产权质押贷款以及知识产权服务业发展给予政策支持,已累计向近5000余家次企业和服务机构发放支持资金约5亿元。此外,共认定4批共202家次知识产权领军企业和重点示范企业,支持其开展175项专利高端运用项目近3000万元。开展中关村优秀知识产权服务机构绩效考核工作,对集慧智佳、康信、路浩、大成律所等57家次中关村优秀知识产权服务机构进行了表彰,给予资金支持1500万元,推动中关村知识产权服务机构不断提升服务水平。各分园区相继出台知识产权质押贷款贴息、专利商用化、企业专利战略制定实施、知识产权服务业促进等政策。中关村国家知识产权制度示范园区基本形成了一个覆盖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和服务这一完整知识产权链条的政策体系,从整体上对提高园区企业知识产权工作水平和竞争实力起到了明显的促进和引导作用。

■ 未来强化顶层设计 打造全国高质量发展引领区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2018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显示,中国排名第17位,北京在2018年领先科技集群中排名第5位。在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最新发布的《中国区域科技创新评价报告2018》中,北京的知识创造排名全国第1位,区域创新综合能力排名第2位。截至2018年10月底,北京市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已破百件。

在北京市知识产权局相关负责人看来,目前中关村已经拥有超过2万家高新技术企业,上市公司320多家,新三板挂牌企业1618家,独角兽企业70家。这些企业中,大部分都建立了与业务发展相匹配的完善的知识产权内部管理制度。这些成果的取得与中关村国家知识产权制度示范园区15年来在组织体系、政策体系、工作体系等多方面的创新密不可分。

以知识产权工作体系推动创新,在示范园区的顶层设计方面,北京市知识产权局自“十二五”开局以来提出“举全局之力服务中关村”,联合中关村管委会共同实施中关村知识产权推进计划,成立了领导小组。2011年至2015年,共提出了26项任务目标和84项重点举措。2016年,北京市知识产权局和中关村管委会又联合印发了《2016-2018年中关村知识产权推进计划》。三年内,中关村知识产权工作以实施中关村知识产权推进计划为工作主线,以服务园区、服务高新企业、服务知识产权专业机构为工作路径,建立了全面覆盖知识产权创新主体、针对性和操作性强的工作体系,围绕推进计划的工作思路和目标,实施了中关村知识产权改革试验工程等7大工程共28项重点举措,不断提升中关村的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和服务能力。

为培育创新,示范园区正在付诸更多行动:积极搭建中关村一区十六园、服务机构以及创新主体对接平台,举办知识产权沙龙、大讲堂、政策宣讲等系列活动,建立针对企业高层、知识产权经理人、知识产权从业人员的三级宣传培训体系,全面提升中关村企业知识产权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先后组织了“337调查的基本策略和应对”、“中关村‘641’产业全球技术路线分析方法和策略”等31期中关村知识产权创新沙龙,举办了“IP与IPO”、“企业知识产权与财税管理”等多期中关村独角兽企业知识产权沙龙。举办了“企业专利维权策略与布局风险防控”等12期中关村知识产权大讲堂,为政府主管部门、园区企业、行业联盟、知识产权服务机构搭建信息交流、资源共享的知识产权互动平台。通过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培训知识产权相关工作人员上万人次。

2018年,中关村国家知识产权制度示范园区已经走过第十五个年头。展望未来,当前北京要实现减量发展、创新发展、高质量发展,构建高精尖产业体系,迫切需要进一步强化知识产权的支撑作用。为此,中关村管委会联合北京市知识产权局制定了《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知识产权行动方案(2018-2020)》,未来三年将大力推进知识产权创造,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提升知识产权国际化发展能力以及做好知识产权服务业培育和规范工作。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关村国家知识产权制度示范园区正身处新一轮的改革洪流之中。未来的中关村,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着力深化改革开放,着力加强自主创新,着力强化示范带动,力争到2022年,初步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打造全国高质量发展引领区;到2035年,建成世界一流的科技创新中心;到2050年,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

文/王进雨  

责任编辑:龙娱平(QL0004)

为你推荐

加载更多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