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同城发布中国大学生报告:应届生平均期望薪资8431元

2018-12-06 16:01 千龙网

打印 放大 缩小

千龙网北京12月6日讯 58同城近日发布《第十六届中国大学生最佳雇主调研综合报告》,本次报告依托58同城多年服务国内校园招聘的经验,通过为期8个月的深入调研,精准刻画出大学生求职者群像。

本次调研对象主要为本科学历大学生,占比82.51%,其次是硕士研究生,占比15.10%,博士研究生占比为2.39%。调研覆盖国内各区域的60个城市,共291所高校。报告显示,国内大学生平均期望薪资8431元/月,企业平均支付薪资7915元/月,大学生期望薪资普遍高于企业支付薪资,海归留学生的期望薪资比国内大学生更高。另外,六成企业对大学生招聘需求上升,计算机、金融、机械成为招聘的热门专业。

大学生期望薪资高于企业支付薪资海归薪资期望值较高

据58同城《第十六届中国大学生最佳雇主调研综合报告》显示,国内应届生平均期望薪资8431元/月,企业平均支付薪资7915元/月,二者差距不足1000元/月,相比去年明显缩小。这说明,受到高校就业指导、网络招聘报告等信息的影响,岗位供需方薪资信息更加对称,同时,由于受到经济增速放缓的影响,校园人才竞争更加激烈。

报告还反映出,求职热度最高的十五个城市,大学生期望薪资排名前三位的依次是北京、上海、南京,平均期望薪资分别为12992元/月、12070元/月、9771元/月。企业支付薪资排名前三的城市为北京11463元/月、上海10689元/月、南京8743元/月。大学生期望薪资与企业支付薪资最高城市排名一致,这说明,高薪岗位所在的城市是大学生心目中理想的求职宝地。

从海外留学生的期望薪资上看,由于海外留学生在学习费用、生活费用上的支出更大,因此期望薪资范围高于国内大学生。不过,在企业支付薪酬上,海外留学生与国内大学生没有差异。这是由于此次调研的结果显示,超过六成的企业非常看重求职者的实习经历。而海外留学生仅持有留学签证无法在当地找到实习工作,回国实习又受到现实时间和距离的限制,这导致他们在实习经历方面略有不足。

IT/互联网行业最受欢迎 经济发展成大学生城市选择首要因素

据58同城《第十六届中国大学生最佳雇主调研综合报告》显示,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是大学生求职热度高的城市,杭州、成都、武汉等新一线城市热度也在上升,与一线城市吸引力间的差距开始减小。随着新一线城市“抢人大战”的打响,落户、住房、就业创业等一揽子优惠政策向大学生开放,尤其是杭州出台的“人才新政27条”、成都对高端人才放开限购政策等,都使新一线城市的吸引力剧增。

58同城还针对大学生就业城市的选择原因进行了调研,经济发展快为首要影响因素,占比62.05%,经济发展快在大学生看来是与机会多、平台大、视野广等积极信号相联系的,他们更希望到有更多挑战与可能性的城市开始自己的第一份工作。

从大学生求职首选行业来看,IT/互联网、金融、通信及制造行业排名靠前,随着AI、大数据、人工智能的兴起,泛IT行业一直是就业热门,而金融、通信行业由于收入高、工作环境好,成为大学生心目中的理想选择。与此同时,随着近年来制造业转型升级,由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迈进,制造业热度上升,更多大学生愿意投身制造业。

从海外留学生求职城市上看,一线城市由于具有发达的经济、完善的教育医疗服务,成为海外留学生们的首选。从海外留学生的求职岗位上看,专业服务、金融、IT/互联网和通信等岗位十分热门,咨询行业受到留学生更广泛的青睐。

六成以上企业校园招聘需求上升计算机类人才热度最高

58同城《第十六届中国大学生最佳雇主调研综合报告》显示,今年六成以上企业校园招聘需求较去年有所上升,金融行业中近五成企业表示需求增加,房地产行业中近四成企业表示需求增加。

据58同城的调研数据,企业校园招聘主要目标专业类别的前三位依次是计算机类、工商管理类和机械类。随着信息化的普及,计算机类人才需求快速增长,除了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各行业都加入了计算机类人才的争夺中。工商管理类专业是各行业共有的需求,同时也是高校人才培养数量较多的专业,就业灵活度较高。制造业的复苏让机械类专业的招聘需求增加,这类专业人才也受到企业青睐。

本次调研还显示出,企业校园招聘重点考察因素中排名前五的依次是专业背景、院校背景、学历、实习经历和学科成绩。其中,企业对实习经历及学科成绩的看重程度的提升相比其他因素更显著。

58英才招聘研究院院长李妍表示,很多企业更注重大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专业能力,这种务实的人才需求导向也会反过来对大学生的学习和大学生活带来积极影响。

雇主品牌不仅是企业对自身形象的宣传塑造,更是大学生心目中优秀雇主的标杆。通过开展“中国大学生最佳雇主调研”,58同城进一步洞悉大学生群体的求职心态、偏好与价值取向,帮助企业把握人才现状,及时制定最佳招聘策略,更好地吸引人才。而对大学生而言,也能通过这份报告更加深刻、全面地了解行业、企业发展态势,对求职就业具有指导意义,全面实现人才供需双方的精准配对,创造更健康有序的行业生态。

责任编辑:陶国琪(QT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