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明年分批推进停车电子收费

2018-12-26 08:58 北京商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继今年5月1日起《北京市机动车停车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正式实施后,道路停车改革迎来实质性进展。12月25日,北京市交通委表示,明年北京将分三批推进全市道路停车改革并实行电子收费,2019年1月1日起,东城区、西城区和通州区将率先全面实施,随后各区陆续实施,明年底前改革全面覆盖。这在避免乱收费的同时,更有利于管理部门有效掌握辖区内道路停车情况,实现精细化管理。同时,北京过于集中的路侧停车运营企业也将面临一轮洗牌。

双计费并行

按照《条例》有关“停车入位、停车付费、违停受罚”的基本要求,东城区、西城区和通州区以区为单位,从道路停车规划施划、电子收费、严格执法三方面开展了道路停车改革工作。此次改革,将道路停车位分为白实线停车位和白虚线停车位。白实线停车位主要用于出行停车,将实行电子收费;白虚线停车位用于周边居民经认证车辆的居住停车,实行自治管理,趸缴收费,即一次性提前缴纳较长时间的费用。

截至目前,三个区按照标准规范,重新梳理规划施划了1.2万余个白实线停车位,更换了收费公示牌;安装了高位视频前端设备,实现了电子收费系统与财政票据系统的衔接;组织停车协管员加强对乱停乱放车辆的巡查,协助执法,新增违法停车非现场执法设备101套,强化非现场执法和处罚。

北京市交通委相关负责人介绍,白实线停车位电子收费设备以高位视频为主,个别路段使用矮桩视频,电子收费设备自动识别车辆停车入位和驶离车位,并记录停车时间、计算停车费用。极个别路段受道路狭窄、树木遮挡等因素影响,为最大限度保持绿化环境,暂时使用“地磁+手持设备”实现计时计费,但不现场收费。

在缴费方面,白实线停车位停车费缴纳以电子支付方式为主,停车人可通过“北京交通”App、“北京交通”微信公众号、微信城市服务、支付宝城市服务等四种渠道获知停放时间和费用,并在线缴费,今后还将逐步扩展在线缴费渠道。

据悉,明年1月1日起,东城、西城、通州率先推行道路停车改革并实行电子收费后,明年7月1日起,朝阳、海淀、丰台、石景山实施;明年12月1日起,其他区实施。

交通部管理干部学院教授张柱庭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分析,由于北京停车位缺口较大,尤其老小区由于早期并未规划停车场所,周边居民乱停、不合规停车已成普遍现象,施划固定居民车位后,将缓解居民停车难问题,并减少乱停车现象,“此前很多居民并不知道这个地方能不能停车、是否该交停车费,施划居民车位将引导居民规范停车”。而从东城、西城、通州率先实施,在于中心城区停车矛盾较为激烈,而副中心的正式投用,将先行对接高标准。

129万车位缺口

除引导市民规范停车外,本次道路停车改革还将在缓解人们停车难上添一把力。公开数据显示,北京城镇地区居住停车位缺口已高达129万个,阳光海天停车产业集团董事长闫亮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也直言,目前北京的停车位比例只有1:0.5,即一辆车对应0.5个车位,而成熟发达国家已达到1:1.2-1.3,美国甚至高达1:2.5。因此,控制机动车保有量、提高车位数量及利用率成为北京缓解停车难的解题思路。

“受土地资源稀缺以及投资的限制,北京很难拿出过多的空间建设停车场,因此在鼓励共享车位的同时,提高路侧停车周转率成为关键一点。”闫亮表示,北京根据路侧车位使用人群的不同,以及民生、商业职能的不同,在停车价格上予以区分,利用价格杠杆间接提高了车位的利用率。当然,闫亮也指出,路侧停车仅作为停车的一部分,缓解北京停车难问题仍有限,治理停车难,要多措并举。既要“开源”,也要“节流”。

为此,北京在兴建立体停车楼的同时,还推动“错峰停车”发展,即居民区周边的商区、行政办公区在夜间向小区居民提供停车服务,《条例》也明确,鼓励单位或者个人开展停车泊位有偿错时共享。去年11月5日,北京静态交通投资运营有限公司正式成立,这是一家由北京市首都公路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等4家市属国企共同出资、以解决停车难题为主业的特殊功能类市属国企,通过市场化的手段盘活北京市停车资源存量,增加供应总量。

数据平台化

在路侧停车迎来改革之时,众多路侧停车企业或将在此推动下迎来新一轮发展浪潮。北京市交通委特别指出,明年道路停车改革在实现收费模式转变的同时,还将实现收费性质转变,即企业经营性收费转为政府非税收收入,全额上缴区级财政,这意味着,路侧停车管理企业将成为纯粹的服务提供商,不再从停车费收入中直接获取收益。

“过去各区政府把特许经营权交给企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区域性的垄断”,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产业经济研究所所长陈及告诉北京商报记者,虽然特许经营权理论上也有约定的经营期限,但一般不出现经营重大事故,不会更换企业,因此市场竞争性较弱,但政府购买服务更加注重契约性,更加具有竞争性,也更加符合北京停车的市场化改革。

对此,业界有声音指出,未来品牌化、规模化的大型路侧停车企业最有可能竞标成功,而小企业或将由于没有车位可管被边缘化,逐渐向规模较小的社区和远郊区转移。

而闫亮却持有不同的观点,他认为,未来的趋势或是中小企业交给有运营规模的停车运营类公司管理,实现停车运营规模化、数据平台化的发展路线。

责任编辑:陈群(QT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