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经验助乌鲁木齐靓起来

2019-01-21 10:35 北京日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得益于北京的经验和支持,我们地铁1号线工程实际建设只用了3年多一点的时间,可以说是创造了奇迹!一般的话需要5年。” 站在乌鲁木齐地铁1号线机场站世界上最先进的安检系统旁,乌鲁木齐城市轨道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孙礼超说。

乌鲁木齐市地铁1号线全长27.6公里,2014年3月开建,2018年6月底建成。北段16.5公里已开通运营,平均日均发送乘客3.71万人次,南段今年6月底通车,由北京轨道建管公司以及地铁运营公司开展建设、管理和运营、咨询服务。目前,已有30多家北京市企业、科研院所参与乌市轨道交通项目,涉及项目咨询、设计、工程管理、施工、监理、轨道交通设备、专业人员培训等各个方面。

建设时间虽然短,建设难度并不小。孙礼超介绍,1号线南高北低,落差达280余米,为国内地铁最大的连续单面纵坡,通过线路纵断面特殊设计、轨道扣件及车辆制动特殊设计确保运营安全;垂直穿越4条地震活动断层,通过设计创新、轨道材料创新及工程措施解决了难题;穿越煤层采空区,通过深桩基(最深约80米)架设地下桥(共三跨总长215米),不仅解决了难题,而且开创了国内地铁建设领域的先河。

走进地铁,宽敞、明亮的站台让人心情愉悦,雪莲花造型的柱子独具特色,成了众多相机的焦点。车厢内,座位是宽体的,显示屏上汉语、维吾尔语、英语信息轮番滚动。来自北京轨道建设公司、现任乌鲁木齐市轨道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的张昭阳告诉记者,“车厢内部的宽度达到3.1米,车辆设计充分考虑到乘坐舒适度,如环形跑道扶手、门区防拥堵设计、‘U’型抓手、人体工程学腰靠、耐磨降噪地板、座椅电加热等,尤其全开式疏散门是轨道交通领域首创,已申报国家发明专利。”

在张昭阳看来,在乌鲁木齐建地铁,把北京的资源和人才带来,建设难度并不是问题,“难的是协调,因为当地干部对实际效果没感受,心里没底,定位就不明确,变通就有困难。这时北京的经验就派上大用场了,比如潘总,他在北京同时管过8条线,经验特别丰富,协调能力特别强,他讲北京的理念和做法,讲如何回避不足,大家很快就能达成一致。”

“潘总”叫潘秀明,原是北京轨道建设公司的副总经理,现任乌鲁木齐副市长。除了地铁建管运营,他还分管城市环境治理。

来自北京市政府研究室、现任乌鲁木齐市委副书记的于鸷隆介绍,第三批北京援乌干部27人的工作主要围绕城市建设展开。“为了让乌鲁木齐‘城变美’,我们做了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轨道建设;二是老城改造,实施以建筑屋顶隔热、防水、防凌为主的‘平改坡’改造工程和以建筑节能保温为主的靓化工程。”

潘秀明说,两年来,北京援乌干部协助当地拆除违建26万平方米,累计完成了140条街道总长度234.4公里的靓化工程,改造楼体846栋。“这两个工程就是管线入地、铺设道路、给建筑‘穿靴戴帽换衣服’,在北京都已经做过了的,技术很成熟,经验很丰富,我们像建设自己的城市一样来做,成效显著,老城区面貌有了很大改善,城市精气神大幅提升。”

在建设路,记者随机采访了乌鲁木齐市民徐培丰。“哎呀,以前道儿很窄,只够两人并肩走;树上面挂的全是电线,大风有时候会刮下来;楼各种颜色,破破的到处掉皮。改造以后路宽了、整洁了,楼统一了颜色很舒服,好多人都来拍照。真的有大变化,感觉可以和香港那样的国际化大城市比比了。” 记者刚提到援疆干部,他立刻接过话题,“给我们带来了很多新东西,带领我们发展。施工现场经常见到援疆干部,很务实。原先觉得北京离我们很远,援疆干部来了以后,就觉得首都和我们很近,心在一起。”

责任编辑:陈群(QT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