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在北京丨建设全国科技创新中心,2019年北京将这样“出招”(2)

2019-01-21 15:48 千龙网

打印 放大 缩小

2019年,北京将这样“出招建设全国科技创新中心!

报告对2019年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作出了部署。2019年,北京将以全球化视野谋划和推动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塑造更多先发性、引领型发展,有力支撑首都高质量发展和创新型国家建设。

持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

充分发挥中关村示范区改革“试验田”作用,健全以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制度。注重培养一批爱科技、懂创新、会服务的专业化机构和人才,培育第三方服务市场,为创新型企业全生命周期做好优质服务。

发挥科技创新母基金作用,进一步落实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投贷联动等创新举措,培育更多早投、长投科技型中小微企业的耐心资本。

加大政府采购首台套力度,为新技术新产品提供更多应用场景。办好中关村论坛。

实施“一带一路”科技创新北京行动计划,不断增强北京在全球科技竞争中的影响力和话语权。

强化科技创新战略布局

建立基础研究长期稳定支持机制,用好北京自然科学基金,支持在京高校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增强高校科技创新能力,提升前沿学科交叉和融合创新水平。积极承接国家重大科技任务,加快培育量子信息、网络空间安全等领域国家实验室,主动做好配套服务。

深入对接国家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重点研发计划和创新基地建设,争取智能制造和机器人、深空探测等重点任务和项目在京落地。在基础材料、光电子、高端芯片等重要领域,布局一批新型研发机构。聚焦5G、人工智能、医药健康等关键方向,精心组织推进创新攻关,更好服务国家创新战略需求。

积极承接国家重大科技任务,加快培育量子信息、网络空间安全等领域国家实验室,主动做好配套服务。争取智能制造和机器人、深空探测等重点任务和项目在京落地。聚焦5G、人工智能、医药健康等关键方向,精心组织推进创新攻关,更好服务国家创新战略需求。

努力打造国际人才高地

实施推动首都高质量发展人才支撑计划,在全球范围内拓宽人才引进渠道,集聚培养一批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加强和改进高校高精尖创新中心建设。

推动中关村国家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建设,实施好雏鹰人才计划,重点支持一批30岁以下青年创新创业人才成长。

加强青年企业家培训,办好企业家年会,着力搭建创新要素的融合与服务平台,促进企业家与投资人、科学家等深度合作。推进国际人才社区建设,打造国际人才港。

全力抓好“三城一区”主平台建设

在规划落实上下功夫,坚持产城融合,完善管理体制和市场化服务机制,推动科学城功能与科学、项目、产业等同步规划建设。

中关村科学城要系统布局基础前沿和关键核心技术,构建城市创新文化和创新生态,努力培育世界一流科研院所,培育和发展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型领军企业和“专精特新”的隐形冠军。

怀柔科学城要深化城市设计,高质量落实控制性详细规划,建立完善高效、开放、可持续的管理体制和大科学装置运行机制,开工建设高能同步辐射光源等大科学装置以及第二批交叉研究平台,吸引研究机构、平台运营机构入驻并实体化运行。

未来科学城要着力增强创新要素的活力,“一企一策”盘活入驻央企存量资源,鼓励和引导央企研发机构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革,推动沙河大学城科教融合;特别是要全面加快中关村生命科学园三期建设,改革管理体制,重点抓好创新药研发。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要在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等方面实现突破,着力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智能汽车、医药健康、机器人和智能制造等四大产业集群,加快建设智能车联等20个技术创新中心和基因药物制备等10个产业中试基地。

不断壮大高精尖产业

狠抓10个高精尖产业发展政策落地,全面推行产业用地全生命周期管理,实施好差别化产业用地供地政策,积极盘活闲置低效用地和楼宇。加强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统筹用好各类产业发展基金,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实施北京智源行动计划,推动人工智能带动各领域各产业升级和变革。推进医药健康协同创新行动计划,在研发外包服务、中试平台、研究型病房、创新品种审批绿色通道等方面取得积极进展。加快5G、工业互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大力拓展各类创新技术的应用场景建设。

推动奔驰新能源汽车、超高清显示设备、集成电路生产线、第三代半导体、“无人机小镇”等重大项目落地。搭建军民技术成果转化平台,打造军民融合示范园。编制中关村示范区一区十六园统筹发展规划,建立高精尖产业重点项目协调推进机制、跨区利益评估共享机制,引导各区、各园区聚焦主业、实现差异化发展。

责任编辑:陈群(QT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