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科技> 正文

转型阵痛不可避免:勿因阵痛抹杀前行动力

2019-04-12 10:14 光明网

“现代管理学之父”彼得·德鲁克高度认同企业管理变革的重要性,他认为,“在一日千里的结构性调整中,唯一能幸免于难的只有变革的引领者。我们无法左右变革,只有走在它前面”。这样振聋发聩的经典理念,对中国创新型企业的管理变革有着启发性意义。

自1994年正式接入国际网络,中国创新型企业在20余年时间中,描绘出一段波澜壮阔的新画卷。它们屹立于世界舞台上,不断散发着独具中国韵味的光和热,并一次次挑战着世界500强的排名。而在当下,中国创新型企业正在面对新的形势,并主动转型。

但在转型过程中,中国创新型企业集体面对迫在眉睫的问题——管理进入“真空层”。

一直以来,中国创新型企业颇为依赖智力资本与团队协作。而在人口流量红利消退的大背景下,如何提升管理效率让自身更契合大环境变化,成为转型焦点。对此,中国创新型企业选择以管理变革为破局之匙。

不过横亘在中国创新型企业管理变革面前的难题,是既完全没有前路可循,又面临阵痛。不管是高层变动,还是末位淘汰,抑或员工结构“大换血”,都是转型中的阵痛。但不经过热火锤炼,就不会涅槃重生。因为转型中的阵痛就抹杀前行动力,只会让中国创新型企业裹足不前。

中国创新型企业在20余年风云激荡中摸爬滚打,从不缺乏变革的勇气,更不畏惧阵痛的来临。像京东过去的转型,就建立在多次管理变革的基础上,打造“新型事业群和升级业务格局”就是成功案例。沃尔玛创始人山姆·沃尔顿曾提到,“如果每个人都在走老路,而你选择一条不同的路,那你就有绝好的机会”。京东的管理变革,正是要走出新路子。通过一次次在管理层面的推倒、重组、优化与升级,京东以归零心态保持着与时代脉搏共舞的节奏。

管理变革是策略与手段,检验成功与否要看结出怎样的果实。而果实往往在很长时间后,才会完全成熟。业界和大众应在一个更长时间维度内,对中国创新型企业的管理变革予以客观评判。

转型路上,中国创新型企业必然会遭遇阵痛。而通过主动的管理求变,能够将阵痛转化为前行动力,让自身得以嬗变并迈入新阶段。也正是这种不惧阵痛的核心精神,成为中国创新型企业高歌猛进的助推剂和驱动力。(李经)

责任编辑:闫冬(QT0005)

为你推荐

加载更多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