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岁工程师的KPI:时刻保持“颜值在线”

2019-04-17 10:11 北京青年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物联网工程师门振侠正在进行人脸识别设备调试

“第一次见到可以刷脸的自动售货机,我心想‘这不扯嘛’。那还是2014年,那会儿人脸识别支付还没普及。不过,最终真的靠自己的脸刷出一瓶饮料时,大家都惊叹,‘这竟然是真的’。”物联网工程师门振侠这样描述第一次与可刷脸售货设备的相遇。

门振侠是阿里巴巴产业链下游友宝(Ubox)北京分公司的一名运维工程师,32岁的他已在这个岗位上工作了6年多。去年,他的身份升级为“物联网工程师”,主要工作是确保可刷脸自动售货设备与后台服务器相匹配,时刻保证自己在设备中的“颜值在线”。

近日,人社部、市场监管总局、统计局三部门联合发布13个新职业。物联网工程技术人员、人工智能工程技术人员、数字化管理师、云计算工程技术人员等超半数类别新职业在以阿里巴巴为代表的数字经济平台上涌现出来。来自北京的物联网工程师门振侠和人工智能训练师徐锦娜就是其中的代表。

无人货柜安装调试员

平均年薪可达20万元

“我现在得时刻保证自己‘颜值在线’!”门振侠笑着说,调试机器时,他需要刷自己的脸交易,进行真实场景测试。

随着人脸识别技术以及线上支付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自动售货机以及无人超市开始采用刷脸技术。友宝是一家智能互联网自动售货机研发、生产、销售商,去年开始在全国大规模布局人脸识别自动售货机。市场部负责人李雪冰介绍,公司中数百名像门振侠这样的工程师都升级为“物联网工程师”。他们需要接受2周到1个月的培训才能上岗,培训内容包括刷脸支付设备在无人售货机上的安装、调试及维修。

在北京,像门振侠这样的物联网工程师友宝有19名,他们2到3人为一组,实行轮班制,每天三班倒,保证24小时内所有区域都有人员值守,一旦机器出现故障,要确保第一时间赶到现场解决。

“物联网工程不仅是个脑力活儿,更得靠体力!”门振侠介绍,他和同事们每天大约走2到3万步,最牛的同事一天走了6万多步,大约30公里。因为好多自动售货机位于园区或者工厂,比如在中关村软件园、清华大学。更考验体力的是门振侠的工具包,里面大概有十几种常用工具,包括鼠标、键盘、螺丝刀、钳子、改锥等,“这些东西就有大约10斤左右。”如遇到处理机器故障,带的东西会更多。

像门振侠这样的“物联网工程师”,是在阿里巴巴生态圈上催生的一项新工种,也是人社部公布的13个新职业之一,目前在全国不足万名。不过在物联网产业中,在与刷脸支付相关的产业链上下游,诞生的研发生产和安装调试人员就已经达到50万,且规模还在不断扩大中。据统计,支付宝刷脸设备、无人货柜的安装调试员平均年薪达到15万元—20万元。此外,阿里云的人工智能、云计算工程技术人员等,都丰富了新就业图谱。

人工智能训练师

教机器像人一样说话

除了物联网工程师外,“人工智能训练师”也是13个新工种之一。徐锦娜是优酷的一名人工智能训练师,她的工作是训练优酷的后台机器人“客服小蜜”,像人一样跟用户说话。

“比如一位用户问我们的人工智能客服小蜜:为什么我看不了会员电影?之前系统会跳出一段机械回应,或者引导用户去选择自己的问题所在,如果还解决不了,就只能转人工客服。

如今,在徐锦娜的训练下,用户提出这样的问题时,机器人会用人的逻辑来解决问题。比如,她会教给机器人利用人工智能系统先去调取用户会员身份信息,对方是哪类会员,有效期到何时?让机器人提前判断;如果是会员,下一步要判断这部电影是会员专享,还是只能付费观看?

诸如此类的逻辑,徐锦娜需要把这些预设的问题提前让机器人了解,这样机器人的话听起来才更像个人。当然,如果一系列预设的解决方案都不能让用户得到满意答复,最终还是会跳出推荐,直接进入人工通道。

徐锦娜说,智能机器人这一系列的“思想”和动作,都是在自己的训练之下完成,训练后的小蜜,转人工率下降大约24%,节省在线人力6个点。

“我是一名理科女生,我喜欢这种逻辑性的东西,可以通过自己的规划、设想,帮助用户解决问题”,徐锦娜说,现在,她正在训练机器根据观众不同的喜好来推荐合适的影片,“比如当你无聊时让我推荐影片,我会给你推荐合你口味的易烊千玺,这不是随机的,而是人工智能计算的结果。”

新闻延伸

如何看待新就业与数字经济?

中国经济正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增长转变,数字经济对推动经济提质增效发挥独特作用。也正是由于数字经济的发展催生出更多像门振侠、徐锦娜这些新兴职业者。

在人社部公布的13个新职业中,阿里巴巴生态圈贡献7席。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课题组发布报告显示,2018年,阿里巴巴中国零售平台创造就业机会4082万个,仅在北京地区带动直接就业达71.5万人。

当然,除了就业,数字经济带来的绿色纳税更具价值。2018年,阿里巴巴集团和蚂蚁金服集团总计向国家纳税516亿元,连续6年成为中国纳税最多的互联网企业。伴随着阿里巴巴平台效应持续扩大,还带动上下游产业纳税2581亿元。

4月15日,数字经济平台的社会价值研讨会在京举行,与会专家普遍认为,以阿里为代表的平台型企业减少了社会搜寻和匹配的成本、促进就业及就业的匹配、升级、创造,产生较低资源消耗的健康税收,产生了正向的生态价值。

“数字经济平台成吸纳就业重要渠道”

张超文 新华社经济参考报总编辑

数字经济每100个就业人口中,72个为升级原有就业,28个为新增就业岗位。以阿里巴巴为代表的数字经济平台助力实现稳就业目标,催生自主创业、兼职等灵活就业模式,带动就业结构优化升级,成为吸纳就业等重要渠道。

“数字经济缓和就业供需矛盾”

贾康 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首席经济学家

在社会上“不少人没事干”,也有“不少事没人干”,数字经济把这种供需矛盾缓和了。例如阿里巴巴的淘宝村,以低门槛创造便捷就近就业,形成淘宝村;银行、物流分支机构也来了,进而形成集群,又增加了服务性就业,缓和了就业供需不匹配的矛盾。

“数字经济是生态税收的重要支柱”

中央财经大学政府预算研究中心主任、教授王雍君

数字经济是创造商业价值、生态价值、社会价值的新经济形态,能够创造巨大的税收。例如阿里巴巴创造巨额纳税就是一个经典的例子。数字经济是生态税收的重要支柱。

“数字经济是低熵经济”

中国科学院大学经管学院教授 吕本富

工业经济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高熵经济。在数字经济平台上,一端是需求侧,一端是供给侧,使数字经济成为信息精准的低熵经济。像阿里巴巴这样的平台企业,供需匹配越精确,对社会的价值就越数倍放大。

责任编辑:陈群(QT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