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科技> 正文

脊髓性肌萎缩症多发于婴幼儿 专家呼吁加强早期症状识别

2021-01-27 09:27 新京报

1月26日,由中国初级卫生保健基金会、中国罕见病联盟等共同倡导发起的“SMA健康中国行2021”项目正式启动,以加强SMA患者和家庭对于疾病早期症状识别、诊断和治疗的正确理解,并呼吁社会各界为SMA群体提供帮助。

脊髓性肌萎缩症(简称SMA)是一种罕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神经肌肉疾病,位于2岁以下儿童致死性遗传病的首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吕俊兰教授介绍,SMA患儿主要发病于婴幼儿,可能表现为肌张力减退,头部控制不良、“蛙腿”样姿势、呼吸困难、发育迟缓、脊柱侧凸或关节挛缩等症状。随着疾病的进展,运动功能逐渐减退。近年来,SMA患者的生存现状有所改善,2020年8月发布的《中国SMA患者生存现状白皮书》报告显示,对于病情最为严重的SMA1型患者,2016年之前出生的SMA1型患者,从发病开始,人均需要6.6个月才能获得确诊,而2016年之后出生的SMA1型患者,其确诊时间缩短至3.5个月,这为患者尽早开始疾病管理创造了有利条件。

中国罕见病联盟执行理事长李林康介绍,“在中国2000多万罕见病患者中,SMA患者应该说是率先受益于国家罕见病政策的群体。SMA是首批纳入中国《第一批罕见病目录》的病种,SMA治疗药物被纳入《第一批临床急需境外新药名单》,并通过优先审评审批程序获批。2019年《脊髓性肌萎缩症多学科管理专家共识》推出,2020年《脊髓性肌萎缩症遗传学诊断专家共识》推出,全国23个城市的39家医院已经形成了全国性的SMA诊治中心协作网络,并覆盖全国百余家医院。”

“在中国,SMA属于为数不多的有药可治的罕见病,”中国初级卫生保健基金会副理事长胡宁宁介绍,2019年5月,中国初级卫生保健基金会启动了SMA患者援助项目,截至2020年12月底,该援助项目已经帮助超过120位SMA患者获得药物治疗。从2021年1月1日起,SMA患者援助项目全新方案已启动,患者支付负担进一步降低。

责任编辑:蔡健雅(QZ0020)

为你推荐

加载更多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