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0米到7.2公里 中关村打造升级版“创业一条街”

2015-10-12 10:02 千龙科技

打印 放大 缩小

千龙网讯 曾经以“电子一条街”闻名的中关村,将彻底告别电子卖场,升级为“创业一条街”。10月11日,在“中关村创新创业季(2015)”开幕式上,中关村核心区(海淀区)正式发布“中关村大街发展规划”, 将复制和升级中关村创业大街成功运营经验,推出升级版创业大街——全长7.2公里的“中关村创业大街”。

背景资料——中关村大街规划图 (1)

中关村大街规划图 

kjcq20150120070-6

中关村大街规划图 

彻底告别传统电子卖场

按照新规划,中关村大街未来3-5年内将完成转型,现有15万平方米的传统电子卖场将逐渐腾退。中关村将彻底告别电子卖场,集中有限空间着力发展创业孵化、智能硬件、互联网+等新经济、新模式,打造人才集聚、模式创新的创客中心和共享经济中心。

据了解,2009年海淀区开始推动中关村业态调整和转型升级,电子卖场业态逐步退出,高端创新要素加速聚集。2014年6月,位于中关村西区的中关村创业大街投入运营,这条位于北京海淀区海淀桥南、仅有200多米纵深的街区,很快就成为中国创新创业“新地标”。

仅1年时间,签约入驻大街的创服机构已从最初的10余家增长到30余家,孵化创业团队600余个,其中包括92个海归团队,350个团队获得融资,总融资额17.5亿元,平均融资额在500万元左右,成为中关村西区业态调整和产业升级的典型样本。与此同时,中关村西区内科技金融、科技研发、科技中介等各种鼓励类业态聚集形势日趋明显,商业类业态日益减少,逐渐形成了科技金融聚集区、科技中介服务区、科技型总部聚集区、创新产业聚集区、高端人才服务区、新技术新产品交易及展示区六大功能聚集区。

7.2公里是一个什么概念

按照“中关村大街发展规划”,中关村核心区将参照中关村创业大街的发展模式,进一步突出“策源地”的环节特征,加速形成创业要素集聚化、孵化主体多元化、创业服务专业化、创业活动持续化、运营模式市场化、创业资源开放化的发展格局,全面提升地区的综合创新生态环境。

整体的中关村大街是南起白石桥、北至清华大学西门都包括在内,全长7.2公里,涵盖中关村南大街、中关村大街、中关村北大街及两侧的重点功能建设区和功能协同发展区,涉及中关村核心区(海淀)6个街道以及中科院、北大、清华等著名科研院所,历史上著名的“电子一条街”以及近年来声名鹊起的“中关村创业大街”全部位于“中关村大街”。 在此要说明的是,之前中关村创业大街仅长200余米。

根据规划,中关村核心区将设立“源创功能区”、“金融核心功能区”、“专业创新服务功能区”、“科技金融创新功能区”和“特色创新功能区”等5大功能区。

创新创业深入沿线街道

据了解,到2017年底,将形成一批创新创业、科技金融、文化创意等新型业态集聚区;突破部分大院、低效用地等存量空间的改造工作,推动创新创业功能向沿线街道纵深辐射,街区综合创新生态环境全面提升。至2020年底,中关村大街及周边地区综合创新生态环境得到全面提升,品牌效应凸显,持续产生具有中关村原始创新、技术服务能力及商业模式创新优势的创客群体和企业集群。

依据“中关村大街发展规划”,中关村核心区(海淀)将开展主题楼宇塑造行动,结合区段功能定位,引导楼宇主体功能的优化,引导楼宇业态向总部型科技企业、智能硬件、电子信息产业、科技金融以及创业服务、创意文化类专业领域创新业态进行转型。

值得一提的是,当日发布的“中关村大街发展规划”采取开放式原则,以“众筹”的方式向社会征求宝贵的意见和建议,使中关村大街建设成为一个集众智、汇众谋、聚众力的成功典范。

中关村大街发展规划的发布,标志着昔日的“中关村电子一条街”将彻底转型为“创新创业一条街”,传统电子卖场的业态将逐渐被新模式、新业态彻底替代。

责任编辑:陈群(QT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