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华北为何风去霾又来?

2015-12-08 08:00 北京晚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华北为何风去霾又来?

昨天清晨,华北部分地区再次披上淡淡的薄纱,雾霾再次降临。尽管本次雾霾的污染程度较上次稍低,但间隔时间短,且同属大规模侵袭。“雾霾怎么又来”、“雾霾待多久”等问题再次引发人们的关注。

问题1.本次雾霾距上次为何间隔短?

本次雾霾天气过程总体弱于11月27日至12月1日的过程。“对于雾霾重灾区来说,蓝天白云都靠风,风一刮,霾就走;风一停,霾就来。”中国工业环保促进会会长杨朝飞说,雾霾出现的周期短,是因为治霾过程中长效治理机制的缺失,因为要散霾暂时主要靠风,而本次雾霾间隔短就是因为这几天冷空气的逐渐减弱。

问题2.本次雾霾波及多广?

在本次雾霾中,京津冀北部以良至轻度污染为主,山西大部和山东东部以轻度至中度污染为主。京津冀中南部、山东西部和河南北部以中度至重度污染为主,局部地区可能出现严重污染,首要污染物为PM2.5。

据了解,本次雾霾预计将持续4天,其中,9日的污染程度最为严重。

问题3.本次雾霾预警为何提前再提前?

为保护公众健康,减缓大气污染程度,北京市应急办此次预警发布整整提前了31个小时。环保专家表示,空气重污染应急预案中的减排措施,从启动到下达给各个区县及职能部门等需要时间,而工业企业停产限产等措施也需要提前安排。因此,相关预警发布的提前量越早,准备得就越充分,减排效果更好。虽然应急措施不能完全消除污染,但能有效降低污染峰值,起到削峰的作用。

“提前发布预警是非常合理的,不仅是政府信息公开化的表现,还是政府正视而非回避矛盾的做法。”杨朝飞说。他认为,此次预警提前发布,除了有益于帮助生活在“霾区”下的居民合理安排自己的出行活动、做好雾霾降临的防护措施之外,还能够有效地提升减排效果,从而减缓大气污染程度。

问题4.本次雾霾是否会提升预警级别?

雾霾预警级别分为黄色、橙色、红色三个级别。虽然本次雾霾的污染程度总体弱于上次,但能见度较上次雾霾过程更低,相关部门是否会启动雾霾红色预警信号?

记者了解到,6日夜间到7日白天可能有弱降水天气,对污染物有一定的清除作用,能见度略有改善,大部分地区在6公里至8公里。

7日夜间扩散条件再度转差,8日至9日白天空气污染气象条件等级4级至5级,不利于空气污染物扩散,河北中南部、天津有中度霾,局地重度霾,夜间有雾或轻雾,最低能见度在1公里以下,9日夜间到10日京津冀地区的雾霾将慢慢消散。

北京市环保局表示,根据《北京市空气重污染应急预案》,空气重污染的定义为空气质量指数(aqi)在200以上,“预测空气重污染将持续3天以上(72小时以上)”方能触发。因此,暂不提升预警级别。

问题5.对于本次雾霾有何防治措施?

6日,环境保护部部长陈吉宁在会议要求加强监测预报、督促各地启动和采取相关措施等。此外,还要跟踪科学研判。组织专家队伍,对此次重污染天气进行跟踪监测,研究分析形成原因,全面掌握重污染天气形成机理和传输规律,为改进重污染天气应对工作提供技术支撑。

“现在治霾大多都是运动式的治理,未形成一项持续性的工作。”杨朝飞认为,尽管现在的污染物排放量得到了控制,但只是一味地依靠治标措施,政府需要加快建立一个长效的治理机制。 据新华社

责任编辑:龙娱平(QL0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