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红警”效果
两天PM2.5浓度降10%-30%
19日7时起,北京启动了本月的第二个“红警”,全市实施了机动车单双号行驶、工业企业停限产、施工工地停止室外施工作业等强制性措施。“红警”之下,减排措施效果如何?20日,北京市环保监测中心透露了对前两日减排措施初步的效果评估。
张大伟表示,PM2.5的组分里,包括有机物、硝酸盐、硫酸盐、铵盐。其中,有机物中有一部分来自二次转化,但更多是机动车和燃煤的一次排放,而硝酸盐、硫酸盐、铵盐三种成分主要来自气态污染物二次转化。
“19日措施启动后,污染物的浓度累积,尤其是二次转化部分幅度明显放缓。”张大伟说,19日7时红警启动后至昨天上午10时,PM2.5实际监测浓度比不采取措施的数值模拟浓度在不同时段下降了10%到30%,尤其是对峰值减排效果比较明显。
“启动早”致减排效果明显
为什么此次减排措施的效果如何明显?张大伟表示,这主要得益于三个方面。一是应急减排措施启动时间早。这次红色预警从19日7点就开始启动,在大气转入静稳状态初期就开始采取减排措施,使污染积累量明显减少。
二是应急措施力度较大。按照北京市空气重污染应急预案,根据预测预报,这次污染过程直接启动了最高级别的红色预警,在工业、燃煤、机动车等各方面都采取了最为严格的减排措施。而不是像上次那样从“橙色”预警升级到“红色”预警。
三是区域联动启动时间早。据了解,在19日早上7时北京启动红色预警时,河北、天津等多个城市已先于或同步于北京启动橙色以上空气重污染应急预警,在整个区域层面降低了污染源排放强度,减缓了污染增长速度,使得区域污染浓度一定程度上有所下降,对北京的重污染程度的减轻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本月哪次污染更严重?
本次污染峰值更高影响更广
张大伟表示,与上次污染过程相比,此次污染过程要略有偏重,持续时间稍长,峰值浓度更高,区域层面上,影响范围与上次相当,甚至更大。
张大伟说,此次污染过程中逆温强度也比上次强,地面温度低于高空,导致垂直方向扩散能力下降。扩散条件最差的应该是22日,整个区域非常弱的风,特别是22日夜间,北京周边出现大范围静风区,污染物积累速度非常快,预计22日峰值浓度将超过300微克/立方米。
今年空气是否比去年差?
PM2.5平均浓度同比降10%
张大伟说,11月以来,北京发生了4次空气重污染,一共14天,平均PM2.5浓度241微克/立方米,对全年的年均浓度贡献高达6.5个微克,直接拉低全年改善7个百分点。“可以说空气重污染两天,就导致年均改善率减少1%,所以重污染过程对全年空气质量任务完成挑战压力比较大。”张大伟说,之前说“以一当十”,就是一级天的时候PM2.5日平均浓度20微克/立方米,重污染时日平均浓度就是200微克/立方米以上,所以1个重污染天的浓度相当于10个一级天浓度的总和。
张大伟说,今年的空气质量有个明显特点,就是“前好后坏”,前面9个月,北京空气质量改善非常明显,蓝天日数多,重污染天减少,但从10月开始,特别是11月和12月,空气质量明显恶化。“其实,最近几个月北京的污染物的排放量并没有增加多大的量,但由于不利气象条件的影响,重污染频发。”张大伟表示,尽管如此,截止到19日,北京今年达标天数较去年同期增加了20天,重污染天数比去年同期减少了9天,其中PM2.5平均浓度比去年同期下降10%以上,其他各项污染物下降幅度更为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