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素周期表1月下旬添新元素

2016-01-13 09:59 北京青年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元素周期表1月下旬添新元素

关键词:113号元素

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在1869年发明了化学元素周期表,它根据原子序数从小到大排列,将特性相近的元素归属于同一族。在这张表上,从自然界发现的元素只到第92号元素铀,93号及以上比铀更重的元素都是人工合成的。长久以来,周期表在化学和其它科学领域中被广泛使用,对分析化学的研究至关重要。

然而,这张拥有悠久历史的表格在今年将添加四位新成员,可谓“新年新气象”。据《纽约时报》1月5日报道,总部位于美国的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简称IUPAC,在2015年的最后一天对113号、115号、117号和118号这4个新元素的发现予以认定。其中,第115号、117号和118号元素由俄罗斯和美国的科研团队分别发现,而113号元素由日本理化学研究所仁科加速器研究中心的超重元素研究小组“森田研究小组”发现。新年伊始,IUPAC不仅正式认定了113号元素的发现系亚洲学者成果,同时还赋予日本对该元素进行命名的权利。

时报记者称,自19世纪以来,欧美在化学研究领域遥遥领先的地位使得周期表中元素的命名基本出自西方之手,比如钫、锗、钪、钋、铕、锎、锫、镅等元素的拉丁名称就是最好的证明。而现在,113号元素命名权的归属将使得亚洲研究人员首次在作为基础学科的化学领域中“增加一个条目”!

其实,早在2004年,日本就宣布合成了第113号元素。这是亚洲科学家首次合成新元素,我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高能物理研究所的科研人员也参与了这项研究。据日方公告消息,该研究所自上个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准备超重元素合成研究,并导入了“重离子直线加速器(RILAC)”和“气体填充型反跳分离器(GARIS)”等世界领先的大型科研设施,2001年正式开始进行超重元素合成实验。实验中,“森田研究小组”使用加速器使第30号元素锌的原子加速,然后撞击第83号元素铋的原子,使二者原子核融合在一起而得到113号元素。

科研人员从2003年开始实验,在2004年、2005年和2012年共3次合成了113号元素。此外,在进行113号元素合成实验期间的2007年,该研究所还对当时德国合成的112号元素进行了验证性实验,为112号元素最终获得认定提供了重要依据。而实验使用的加速器和测量装置均由该研究所设计、日本企业制造,整个过程中积累的经验,有利于日本今后研发更为先进的加速器和测量装置。

按照国际上对新元素的命名惯例,通常采用国名、地名和人名等加上后缀“um”的形式。据日本《读卖新闻》的报道,拥有命名权的是日本理化学研究所,而该研究所内部支持以日本国名命名的人较多。《纽约时报》则指出IUPAC将113号元素临时命名为Ununtrium,简称Uut。与之相比,研究所在公告上提议的“Japonium”是一个极具日本特色的名字,而第114号元素鈇和116号元素鉝早已完成了命名。

相信今年1月之后,元素周期表最下面一行将被填满,日方命名的元素将打破欧洲和美俄在元素发现领域的垄断局面。NHK的报道称,研究组带头人森田浩介花费近30年的时间,最终取得了这一“历史性的成果”。森田表示113号元素的发现对“科学家来说是一项非常了不起的荣誉”,“希望今后还能够发现新元素”!

责任编辑:陈群(QT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