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视界就像将黑洞包裹在内的“外壳”,一旦越过这一边界,任何物质都将被黑洞捕获
本周二,霍金教授解释了他的最新理论,他指出:“我认为信息并非如此前所设想的那样是存储在黑洞的内部,而是在黑洞的边界,即所谓的事件视界上。”事件视界就像将黑洞包裹在内的“外壳”,一旦越过这一边界,任何物质都将被黑洞捕获。
根据霍金的这一理论,进入黑洞的粒子会在这一事件视界上留下少许信息。而当这些粒子通过所谓“霍金辐射”的方式再次从黑洞中出来时,就会将此前留在那里的少许信息再次携带出来,从而保存了信息的完整性。霍金进一步解释称:“外界进入黑洞的粒子携带的信息被存储在事件视界内,而当这些信息被‘归还’时则是以一种混乱而无序的形式。对于任何现实的角度而言,这些信息的确都已经丢失了。”
在周一的一次公开演讲中,霍金将这种无用信息的归还机制类比为烧掉一本百科全书:从技术上来说,当你烧掉一本百科全书时,只要你保存了全部的灰烬,那么你就并未损失任何信息,但要想再用这本书查询一些什么东西时就将变得极其吃力。
霍金表示,这样的形式转变构成了对于最初外界粒子的某种全息图像——关于三维物体的信息被以二维的形式存储在一个表面上。当辐射离开黑洞时,它会带走部分保存在事件视界上的部分信息。
诺贝尔奖获得者吉拉德·霍夫特(Gerard t'Hooft)参与了现场讨论,他本人在黑洞信息悖论方面也持有与霍金类似的观点,并且在此之前他还就这一问题发表过多篇论文。但就目前而言,还需要经过更多的讨论和数学方程的计算才能最终判断霍金的这一最新理论在霍夫曼的理论基础之上有何新的进展,或者是否霍金已经克服了此前他人的类似研究工作中尚存在的一些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