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掘墓挖坟有啥技术?(图)(5)

2016-01-21 17:59 环球网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掘墓挖坟有啥技术?(图)

古代墓葬怎样防盗?

在提倡厚葬的古代,对墓葬的盗窃一直非常猖獗。从魏晋南北朝时期,第一个盗墓高峰开始,大规模有组织的盗墓团伙就时常出现。唐末,黄巢起义时,就对秦始皇陵、汉武帝陵、武则天和李治合葬的乾陵乱挖一通,但是由于卖私盐出身的个体户“黄巢”的文化水平有限,缺乏专业技术,所以并没有对乾陵造成很大破坏,只挖出一条四十多米长的“黄巢沟”。乾陵建在山中,巨大的“身躯”本身就是强有力的防御武器。可是光有砗磲一样的大块头也没有用,某些盗墓高手们就像技艺高超的海鲜厨师,不管墓葬是多么坚实的“贝壳”,都能将其撬开。其实,古墓可不仅仅是只会防御的贝壳,很多古墓还像包着铠甲的乌龟,不但能防御,还能“咬人”。

1. 主动防御,让盗墓者变成陪葬者

所有的墓主人都希望自己的坟墓永远不能被人打开,所以都会花大功夫请专人设计。古墓并不是呆在那里等着被盗,很多时候还能杀死盗墓者。比较实用的一种方法是用流沙或碎石包裹墓室,成为“积沙墓”或“积石墓”;如果是复合型,则被称作“积沙积石墓”。这种坟墓利用砂石的流动性,使得盗洞非常难以被打出。即使打出了盗洞,盗墓者一不小心就会被活埋。防盗的沙子一般是被炒干的,这样既能作为天然干燥剂,减少水分,给尸体防腐,又能增加沙子的流动性。本文曾经说过,古代的盗洞支架一般是用竹子做的,无法对付积沙墓,现在的盗墓者就不怕了,他们用一节一节的粗大钢筒连接成隧道,可以在砂石中保障安全。

除了活埋用的沙子,暗器也是墓葬设计者所喜爱的“高冷范儿”利器。比如伏弩,就是利用装上箭的弩,扳机上连上机关,如果盗墓者不慎趟到触发线,箭便会射出。再如悬剑,传说在袁天罡的墓道中就有悬剑的机关,当有人从下边经过时就会落下。另外,还有些墓道中会撒上一些类似现代反坦克铁刺一样的暗器,用来扎伤盗贼的脚,如果哪位盗贼倒霉地摔倒,还有可能被扎成海胆,丢了性命。但是,随着年长日久,这些机械的小玩意大多会失灵,如果被盗贼发现,绕过也不是难事。

相队于令人惊叹的精巧设计,毒药是更简单粗暴且有效的方法。坟墓中的箭头、利剑、铁刺等都可以被涂上毒药,这样就会让坟墓对盗贼的报复更加狠烈。但是还有一些墓葬会让人在不知情时中毒。有一些防盗专家会把毒药涂抹在尸体或者殉葬品上,造成“尸毒”,来对付盗贼。另如财大气粗的秦始皇,在他的陵中,注有成吨的水银,这样不仅可以让棺材浮在人造的“银河”上显得高大上,而且还可以利用汞蒸气的毒性,让所有盗墓者望而却步。至今,考古专家们还能检测到秦始皇陵附近土地的汞含量超标,仍然不敢轻易打开。

有些墓葬中还有“伏火”,在马王堆汉墓中就有发现。就是在进入空气后,墓穴内会产生自燃,但是很多科学家都认为古人并没有高超到会把白磷等物故意放入墓穴,那些自燃物质是尸体等有机物分解后自然形成的。

责任编辑:陈群(QT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