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的年关五味杂陈:催婚压力大 炒股党犯愁(2)

2016-01-29 17:02 光明网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年轻人的年关五味杂陈:催婚压力大 炒股党犯愁

在理想与现实中抉择

同学聚会是很多年轻人春节的必行项目,刘亮亮并不喜欢。“我讨厌聚会场合中浓郁的酒气,有些人一喝多就满嘴跑火车”。

同样不喜欢聚会的崔涛告诉记者,“酒桌上可以强烈反射出理想与现实,也能衬托出真实与虚伪”。年底的聚会上,大家更喜欢分享自己一年来的经历,有人炫耀自己的成功、有人诉说自己的无奈,他更记得有同学喝酒前吹嘘着自己的大金表,醉酒后却因为自己工厂即将倒闭的事实哭得像个孩子。

“有时候一天要赶几场聚会,太累了”。因此,刘亮亮和崔涛都喜欢在年底约几个真正要好的朋友,一起梳理下过去、展望一下未来。

刘亮亮说,“年关确实适合总结”。但他总结了两年,觉得自己有点进行不下去了,“自己是一个比较理想化的人,但在现实中却发现制定的计划真正实现起来非常困难”。

来青几年,如今的收入不是那么理想。在他家乡的同学中,有的依靠微商致富、有的依靠农产品创业,“年底聚会时他们也会邀我一起做”,但是刘亮亮不愿放弃现在的工作,他更看重一份工作中的精神价值。这个年关他依然陷在买房的纠结中,按照现在的收入水平,买房势必要啃老,但他极为排斥这种做法,可是缺乏必要的条件会让他在青岛组建家庭更加困难。

与刘亮亮不同,26岁的“北漂”姚志鹏有点动起了回家的心思,每到了年底的时候这种想法尤其剧烈。

本科毕业后,他来到了梦想中的城市北京,“这里所给予的眼光和平台在我的家乡是很难得到的”。两年来,他一直在一家服装公司从事人力工作,“更多的还是学习工作中的能力,让自己能够快速进步”。

“回家的时候,看到同学都留在父母身边,父母也会不经意提起自己的同龄人都抱上孙子了,感觉还是有一些亏欠吧”。而且北京不是一个容易生活的地方,如今每月不足6000元的工资,除去房租、日常开支并没有多少剩余。

年关将至,姚志鹏给自己定下一个目标,明年春天应聘一家更高层次的公司,学习一些更加扎实的能力,争取能在30岁之前回到家乡,通过自己的能力给父母提供更好的生活。

“不管怎么说,和家人在一起才叫过年呢”,姚志鹏已经准备好了春节送给亲戚的北京特产。刘亮亮的母亲生日恰在年末,他准备了一个精致的小金佛作为礼物,这些年轻人们回家总是喜欢把高兴的事情讲给家人听。

记者 葛欣鹏(应受访者要求,文中郭小萍为化名)

责任编辑:龙娱平(QL0004)  作者:葛欣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