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明灯?“惹祸”灯?

2016-02-22 11:25 光明网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莫让孔明灯成为“惹祸”灯

寓意虽深隐患却不小

孔明灯又叫“天灯”、“文灯”,相传为三国时的诸葛亮发明创造,用于战争中军队之间的联络。孔明灯点放习俗在元代流行全国,寓意祈福、放飞心愿、祭奠灵魂。经过一段时间的沉寂后,点放孔明灯祈福的传统民俗又开始在年轻人中流传,每到过年、特别是元宵节期间,人们就会放飞孔明灯,为新的一年祈福。但有时,点燃孔明灯不光是放飞了美好祝福,也带来了火灾隐患。

前不久,一张蔬菜大棚据传因孔明灯起火被烧光的照片在网络上被网友大量转发,这也引起了我区广大百姓对燃放孔明灯安全隐患的讨论。据记者了解,孔明灯的燃放在我区也才刚刚兴起了不几年,头几年只是零零星星地有人燃放,近两年燃放孔明灯的居民明显地多于往年,千灯升空,如漫天的星斗,煞是壮观,但带来的隐患却让人深忧。

走访中记者发现,孔明灯制作工艺比较简单,一个简易的金属框架外面罩上一层颜色各异的纸,底端连着一团沾满了酒精或涂满酒精膏的布团或棉絮,点燃后由于空气受热膨胀产生热力而升空。记者了解到,孔明灯底座的酒精膏燃烧起来温度最高可达300摄氏度,点燃后顺利升空的话可在天上飘半个小时左右,最远能飞出几十公里。由于高空的风力风向都不可测,这些升起的孔明灯最终是熄灭后坠落,还是燃烧着坠落都不可控。而燃放者一般都是只管燃放,很少有人去注意灯最后落到哪里。实际上,孔明灯一旦升空,就无法控制,只能由其任意飘远或坠落,这就留下了许多安全隐患。加区环卫处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往年正月十六的早上,他们在清扫路面时都会发现到处散落着孔明灯的“残骸”。“路边、树上到处都是啊,地面上的相对好清扫些,挂在树上的孔明灯最难清理,拿个长木杆子有时候捅半天也捅不下来一个。我们累点倒无所谓,你说这要是当时把树给点着了,这可就事大了!”一名环卫工人担忧地对记者说。

防患于未然政府已经严令禁止

根据往年情况,为了加强节日期间的防火安全工作,防止火灾事故发生和人员伤亡,保障国家、集体和个人的生命财产安全,维护良好的工作、生产、生活秩序,我区相关部门早在春节前就已经提出了对孔明灯的相关要求,加区政府今年更是提前在市区内电子广告牌播放通告,禁止任何单位或个人在加区范围内运输、存储、销售和燃放孔明灯,违者除依法予以全部收缴。造成安全消防事故的,依法追究相关人员刑事责任。

加区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连日来,他们在广场等人员密集场所加强管控,禁止街边小贩向群众销售孔明灯。在元宵节当天,全局执法人员将全员出动,重点对广场等人员密集场所的街边小贩销售孔明灯的行为开展执法检查。根据往年经验,大兴安岭本地的qq群及网络论坛里,都时有批发孔明灯的广告出现。为此,执法局提前在电视台播放了禁止销售孔明灯的广告,这对寄希望于网络市场的商贩起到了一定的警示作用。

身在林区防火第一

采访中,不少年纪较大的市民对禁止燃放孔明灯的通告非常赞同,市民王大爷表示,我区地处林区,点燃孔明灯最后会不会飘到森林里,会不会引发山火谁都不敢保证,再说,现在加区还有一些平房区,平房院内一般易燃的杂物较多,一旦有孔明灯燃烧着坠落,那将非常危险。如果掉在电线上,掉在车上,挂在楼体外面的保温板上,后果更是不堪设想的。

加区市政园林管理处主任王欢告诉记者,以往元宵节过后北山公园内都能发现千余个掉落的孔明灯,第二天,所有工作人员上山去捡孔明灯,一捡就是一整天。幸好不少志愿者去北山公园帮着捡,否则靠工作人员一天根本捡不完。“今年冬季,降雪较少,北山公园阳坡基本无雪,林内干燥,火险等级高,元宵节当天,市政所有工作人员全员上山,按区域划分,一旦发现有掉落的孔明灯引燃树木,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火情,避免发生山火。”(大兴安岭日报)

责任编辑:闫冬(QT0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