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3月9日至3月15日,韩国棋手李世石将迎战谷歌人工智能AlphaGo,后者在去年10月曾与欧洲围棋冠军樊麾闭门比赛并取得全胜,震惊了国际棋坛。围棋被称为“人类智慧最后的堡垒”,难道真的如《自然》杂志所说——“面对谷歌围棋AI,人类最后的智力骄傲崩塌了”?
其实,人工智能和人类的PK很久以前就已经开始,从智商到自尊,人类遭遇了全方位多角度的碾压。
棋类屡屡得手
1994年,跳棋程序奇努克(Chinook)击败了人类卫冕冠军马里恩-廷斯利(Marion Tinsley),这是机器程序第一次在竞技游戏中赢得官方世界冠军。
1992年,这款计算机程序就曾向廷斯利发起挑战,但不敌对手。此次再战,在双方打了6局平手之后,廷斯利因患胰腺癌退赛,奇努克最终获得冠军。到2007年,奇努克已完全破解西洋跳棋游戏,就是最顶尖的跳棋选手也只能和它打成平手。
跳棋小试身手,象棋也不甘落后。1997年,IBM生产的超级计算机“深蓝”(Deep Blue)与当时世界排名第一的国际象棋大师加里-卡斯帕罗夫(Gary Kasparov)展开对决,卡斯帕罗夫在赛前一直不相信计算机能赢过人类。但是经过6局苦战,他最后还是输了。
如今,“深蓝”已经成了博物馆中的展品。2012年,IBM还把纪念深蓝击败人类15周年的视频放出来提醒人类:你们的智商堪忧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