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中到底存在着多少与地球相似的星球?在这些星球中,又有哪些适合人类居住?太阳系中宜居星球排行,除了地球之外,哪些行星能够排进前十?火星会成为人类星际移民的首选目标吗?带着这些问题,科学家们展开了对宇宙空间的深入探究。
美国天文学会近日宣布,哈佛-史密森天体物理学中心科学家通过开普勒望远镜观测到8个新发现的系外行星,其中3颗行星位于恒星周围的可居住带上,这一发现使得开普勒望远镜确定的系外行星数量达到1000颗,同时这8颗系外行星中还有2颗是类地行星,即开普勒438b和开普勒442b行星,这也是迄今为止我们发现的最像地球的行星之一。对此,开普勒望远镜天文学家卡尔德维尔认为新发现的8颗行星增加了我们寻找人类第二个家园的信心,而这样的类地行星才是我们所要找到的。
科学家之所以一直在寻找可居住带上的类地行星,是因为这里的轨道环境适宜液态水存在,如果该行星拥有合适的大气,那么能够保持水呈现液态。开普勒438b和开普勒442b行星已经非常接近这个条件,其体积接近地球,大约比地球大12%和30%,也是属于岩质行星,因此这两颗系外行星具备了生命诞生的初始条件。开普勒438b距离我们大约475光年,其围绕着一颗红矮星公转,这样的恒星在银河系中大量存在,轨道周期仅为35天,而地球上的轨道周期为365天,几乎是前者的10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