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洞并非“只进不出”?我们都知道,黑洞会吞噬周围的一切,长久以来科学家观测到黑洞都是“只进不出”的贪食者,因此“白洞”的概念因运而生,但目前并没有白洞的任何发现,还停留在理论层面。但最近科学家发现,黑洞并非我们所看到的那样“只进不出”。
据国外媒体报道,宇宙中遍布着看不见的物质,宏观而言,星系和其它天体集中于巨大空虚边缘伸展的细线上。奥地利、德国和美国的一个天文学家小组认为黑洞包含了宇宙20%的物质,而星系仅由宇宙500分之一的物质构成。此次研究的负责人,来自奥地利因斯布鲁克大学物理天文和粒子研究所的Markus Haider博士在《皇家天文学会月报》上发表了他们的研究成果。
通过对宇宙微波辐射的观测,诸如宇宙背景探测器(COBE卫星)、威尔金森微波各向异性探测器和普朗克望远镜等现代卫星观测系统逐渐增进了人类对宇宙构成的了解。最新的测量结果表明,宇宙由4.9%的“正常”物质(构成恒星、行星、气体和尘埃的物质)或“重子”、26.8%的神秘且不可见的暗物质和68.3%的更为神秘的“暗能量”组成。
根据地面观测站绘制出的星系图,大体积的暗物质分布在组成“宇宙网”的细线上;Haider博士和他的团队对此进行了深入探究。他们使用了Illustris项目的数据对这些细线和内部星系的质量和体积进行了测量。Illustris项目模拟出一块棱长为3.5亿光年空间立方体,以此对星系的演变和形成进行模拟。模拟的起始时间设定在宇宙形成后1200万年,这仅仅是宇宙目前年龄的极小一部分。随后,模拟对重力和物质流动对宇宙结构的影响进行追踪,并且考虑到了正常物质和暗物质的重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