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那些写乔布斯文章的人有多少是读完了乔布斯所有传记、看完了乔布斯所有视频的呢?作为或许为数不多读完的人,作者希望可以尽可能地为读者勾勒一个真实且完整的乔布斯。本文作者王曦,36kr 经授权转载自其个人微信号 王曦访谈( ID:Interview_by_Xi)。
“只有那些疯狂到认为他们可以改变世界的人,才能真正改变世界。”
一直很想写一篇关于乔布斯的文章,网络上关于乔布斯的信息有很多,多是残缺不全的,那些写乔布斯文章的人有多少是读完了乔布斯所有传记、看完了乔布斯所有视频的呢?傲娇地说一句,我是。当然,虽然傲娇,我也无法自信到说我脑海里勾勒出的乔布斯就是最真实的,因为这里掺杂着乔布斯生前故意营造出的神秘感和我的个人情愫——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若以传统的社会道德观来看乔布斯,他绝对算不上品行好,甚至是品行大大的坏,最为著名的就是他曾拒绝承认并抚养自己的亲生女儿 Lisa。但是,若以成败论英雄的标准来看,他无疑是人类商业史上的英雄,因为他造就了苹果。我既不想为乔布斯的坏品行辩解,也不喜欢功利的成败论英雄法,因为他的优点和缺点就是一枚硬币的正反面,无法分割,他的优点和缺点共同成就了他,他就是他。
乔布斯是一个不给他人、也不给自己留任何余地的家伙,不留余地体现在其跌宕起伏的一生的方方面面。你可以认为这是他天生性格使然——十七八岁的你敢在没有和家长商量、也不知道未来要干什么的情况下直接退学吗?同时,你也需要承认,乔布斯的人生轨迹给了他不留余地的资本——他 21 岁开始就没再因为钱发过愁。
先说第一个观点,乔布斯的成功是离不开他所处的时代的,正所谓时势造英雄,读到此处,你是不是以为我会讲 1970年代计算设备的快速发展啊,错啦,我才懒得说大家都知道的事情!1960年代,也就是乔布斯十几岁的时候,美国西海岸嬉皮士文化盛行,啥是嬉皮士呢?通俗点讲,就是一群爱好自由、放荡不羁的年轻人聚在一起 “做自己”。。。年轻的嬉皮士们认为,美国被惯例和陈规所充斥,进而压制人的个性,迫害人的自由,他们只有逃离这个社会,摆脱与现实文化模式的种种联系,才能使自己和美国社会免于走进死胡同。你现在肯定很好奇,这嬉皮士文化和乔布斯的成功有什么关系呢?这不过是年轻人的叛逆罢了!非也非也,乔布斯在 1995年回归苹果前的访谈里曾被提问,他觉得他是极客还是嬉皮士?乔布斯毫不犹豫地说,他是嬉皮士——充满理想主义、追求自由的艺术家。你如何理解世界、如何理解人性,你就会如何设计你的产品,产品功能仅仅是产品最最表象的东西,产品的内核则来源于你的人生哲学。如果你明白了这个道理,你就会明白为何乔布斯是第一个嗅出个人电脑有美好未来的人,而不是身为极客并造出第一台个人电脑的沃兹尼亚克——个人电脑释放了人的创造力、扩展了人的计算力,blabla,you name it。
嬉皮士文化对乔布斯的影响远不仅此,当乔布斯在 Xerox PARC(帕罗奥多研究中心)第一次看到鼠标和桌面图标时,他就知道这是个人电脑的未来,尽管大多数人都表示轻视;1980年 初,他就在 Macintosh 里加入了可以绘画的功能,尽管大多数人都觉得多此一举;原因很简单,大多数人并不明白人类内心最深处的渴望:渴望自由、渴望表达。说一句题外话,个人觉得这是中国缺少好的产品经理的主要原因,我们从小到大要么被灌输该如此理解世界、要么个人理解世界的萌芽被扼杀在摇篮里。。。
很多人觉得乔布斯能成功只不过是因为他极具营销天赋,毕竟他既不会编程也不会设计,但他就是能说出直抵人心、令人热血沸腾的话语,本文开头的那句 “只有那些疯狂到认为他们可以改变世界的人,才能真正改变世界。” 成为了多少人的座右铭!甚至连美国知名主持人查理·罗斯也这样认为,他在 95年 访谈中甚至直接 challenge 乔布斯:您不就是以营销天赋著称的吗?但是我想说,乔布斯之所以能够说出那些激动人心的话语是因为:
一,他确实就是这么想的,更是这么做的。试问,谁人不想改变世界,青史留名?这个伟大的欲望深藏于每个人的心底,每!个!人!不然,你也不会被其打动。但是,因为各种各样的世俗原因,比如,你被教育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你被教育要遵守规矩、稳重内敛;再比如,你从小学习不好,常年被人鄙视为又笨又傻,你学习不好、但是玩游戏好、唱歌好,于是被嘲笑为不务正业。时间久了,你不敢去想,或者想了却不敢去做。但是乔布斯不是啊,就像上文提到的嬉皮士文化对他的影响,他鄙视一切限制其发挥和想象的条条框框,而这是他不留余地的根源啊!
给大家举几个例子,在 1995年回归苹果前的访谈中,主持人问乔布斯如何看待微软的成功(彼时,比尔·盖茨绝对是风光无二啊~),乔布斯直接说,“微软最大的问题在于没品味,他们没有一丁点品位”,说完这句话后,为了再次加强语气,他又加了一句,“I don‘t mean it in a small way, I mean it in a big way”。你是不是觉得正处人生低谷的乔布斯对微软是羡慕嫉妒恨呢?非也,他只是非常直白地表达内心的真实想法——个人电脑是解放个性的艺术品,艺术品岂可做的如此没品味?事实上,乔布斯在 23 岁刚刚成名时、去给中学生做演讲时就说过,你们是第一代在电脑环境下长大的孩子,我们提供了什么样的电脑直接影响了你们从小到大的品味。1998年苹果推出第一代 iMac,乔布斯在介绍 iMac 时说,“iMac 的后屁股比地球上所有其它电脑的正面都好!”——他确实就是这么想的,也毫不客气地这么说了,尽管很多人会觉得他小题大做!不要不敢想,更不要不敢做,勇敢地把你做的每一件小事提高到改变世界的高度,让世界变的更好,让下一代生活的更好其实是每一个人内心深处最炙热的渴望。
二,乔布斯不仅这么想这么做,他还有才华把这个想法优雅地表达出来。乔布斯年轻时的偶像是 Bob Dylan,一个诗人般的歌手,反战、反叛文化的代表,我在文章开头嵌入了 Bob Dylan 的 The Times They Are A-Changin‘,这也是乔布斯最爱的一首歌,他曾在 1984年 介绍 Macintosh 时引用了这首歌的歌词,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点击听一下,在这里摘录几段歌词,请感受一下歌词的力量:
Come writers and critics who prophesize with your pen。
来吧,靠笔预言的作家、批评家们
And keep your eyes wide, the chance won‘t come again。
请睁大眼睛,良机再难至
And don‘t speak too soon, for the wheel’s still in spin。
不必太快做出结论,因为车轮仍在飞驰
And there‘s no tellin’ who that it‘s namin’。
谁被提名无从知晓
For the loser now will be later to win。
现在的输家将会翻盘
For the times they are a-chang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