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莫测的天坑 里面隐藏着什么秘密?(3)

2016-03-16 09:00 北京日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神秘莫测的天坑

延伸阅读

地陷与天坑“貌合神离”

车水马龙的街道上,突然出现了几道深深的裂缝,紧接着地面开始慢慢沉陷。短短几分钟,地面上留下了一个直径几米甚至几十米的大坑……这样惊心动魄的景象可不是电影里虚构的,而是真实发生在现实生活中。

当地时间2010年5月31日,受热带风暴“阿加莎”所引发暴雨的影响,美洲国家危地马拉首都危地马拉城市区的街道突然塌陷,出现了一个巨大骇人的圆柱体深坑。这个深坑直径约30米,深约100多米,有超过一个十字路口的区域被这个大坑侵吞。 无独有偶。2010年4月27日,我国四川宜宾市长宁县硐底镇方圆6公里区域内,也先后发生地面塌陷现象,7天内形成直径5米到60米不等的26个大坑。

“天坑”频现,这样的用语足以骇人。当人们发现地面无缘无故出现一个大坑时,往往因不解其因便称其为“天坑”,其实这是一种误解。

虽然“天坑”与地陷看上去十分相似,但只要对其进行细致的分析就会发现,无论是性质还是规模,地陷都与真正的“天坑”有着天壤之别,可以说,二者是“貌合神离”的两种不同的地理景观。

根据地质学定义,真正的“天坑”是指具有巨大容积、陡峭而圈闭的岩壁,通俗说就是一种很大的“石头坑”。天坑多是由自然因素所引起,以化学反应为主,规模较大,主要分布在喀斯特地形区。

而地陷,顾名思义就是地面塌陷,出现大坑。从严格意义上说,地陷和泥石流、山体滑坡一样,都属于一种典型的地质灾害,其危害严重,自古有之。

地陷的成因,除了少部分是由地下水长时间冲刷侵蚀、地面土层软化、移位等自然因素导致外,主要是人类的工程和经济活动引起的,以物理过程为主,规模较小,其地理分布具有偶然性,没有规律可言。

如高速公路长期负荷超标,地面建筑经过长时间挤压、地基出现“滑移”或者“悬空”,长期超量抽取地下水或其他液态流矿体、气体,煤矿形成“采空区”等等,都可能诱发和加剧地陷的产生。

大千世界

天坑长“天眼”可瞄外星人?

打开卫星地图,贵州平塘县的地貌好似布满褶皱的大象皮肤。再提高分辨率,就能看到大大小小的“漏斗”——天坑群。眼下,这里正在建造一台望远镜,预计今年9月竣工,它背负的一个重要使命,就是在广袤的宇宙中为人类寻找小伙伴。

这个被誉为中国“天眼”的望远镜,学名“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建成后将是世界最大单口径射电望远镜,接收面积相当于近30个足球场大小。

科学家们在当地人的帮助下,跋山涉水勘察选址。经过反复筛选,最终在平塘县克度镇找到了“大窝凼”——最适合硕大“天眼”的深深的“眼窝”,寻觅十载为这个最大望远镜找到了“家”。

之所以选址“大窝凼”,一是地貌最接近FAST的造型,工程开挖量最小;二是这里的喀斯特地质可保障雨水向地下渗透,不会在表面淤积而损坏和腐蚀望远镜;三是射电望远镜需要一处“静土”,“大窝凼”附近5公里半径之内没有一个乡镇,无线电环境理想。

不可思议

“天坑人家”繁衍生息600年

贵州省黔西南州兴义市清水河镇的雨补鲁天坑,呈喇叭花形,底部平坦,高低差600多米。这里住有126户人家,世世代代在天坑内繁衍生息,至今已有600余年的历史。

据说,第一个居住者陈氏祖先出逃到此地时,见这里山清水秀、树木繁茂,坑底地势平坦、土地肥沃,加之四面环山水源充沛,最适宜在战乱之年避世而居。陈氏祖先定居此处后,便为这里取名为“雨补努”。

传说,取用“风调雨顺”中的“雨”字,寓示天坑得天独厚的条件是自然天成的,属上天的恩赐;“努”是暗示后世子孙要想田地丰收,生活富庶,必须努力耕耘,辛勤劳作。在后世子孙口口相传的过程中,误将“努”传为“鲁”,或许是当地布依族语言中的一种含义,以致现在一直以“雨补鲁”而称。

天坑内风光奇丽,石屋、石墙、石路、树林、修竹,天然成趣。在天坑的半山腰上有一个洞,洞内有常年奔流不息的泉水,故称“龙潭洞”。天坑家族的所有用水,都是“龙潭洞”流出的泉水,人们每天在门前的小沟旁洗衣、洗菜。天坑坑底有3个较大的地漏,生活产生的污水以及雨水都从地漏中排走,但不知排向何方,这或许是大自然的巧妙造化之处。

近年来,年轻人大部分外出打工,住在天坑的多是老人和妇女。少许的古建筑里面住人的却不多,大部分的房子,已从石屋变成了钢筋混凝土建筑。但600余年来,天坑人家悠久的历史、美丽的传说,已成为陈氏家族凝聚力的象征。

五花八门

重庆武隆天坑 导演青睐的外景地

位于重庆的武隆天坑景区,结缘了许多位导演,成了最受青睐的外景地之一。前几年,张艺谋的《满城尽带黄金甲》曾将此处作为外景拍摄地。最近热播的《爸爸去哪儿2》的第一期也是在这里拍摄的。好莱坞大片《变形金刚4》中重要的外景拍摄地也选择了武隆天坑,如今众多变形金刚迷们把这里作为旅游首选目的地。

武隆天坑景区内的阎王沟岩溶峡谷全长2300米,总深度约500米,是盲谷式现代峡谷,谷深林幽,特别是下段,谷底深切,两岸下部近直立,宽度极小,犹如地缝,气势逼人。

责任编辑:陈群(QT0001)  作者: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