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损变焦技术的种类
光学变焦:三星/华硕
不要以为智能机的光学变焦手机历史是从三星开始的,早在诺基亚N93(2006年)上面就已经能够实现3倍光学变焦,只有区区320万像素的诺基亚N93即使能够实现3倍光学变焦,在今天看来确实也成不了什么气候,所以消费者有意无意都会淡忘早期那些拥有光学变焦技术的低像素智能机。PS:诺基亚N93也并不是第一款将光学变焦结构塞进去智能机的机型。
直到2013年的三星S4Zoom,这时候的智能手机已经进入飙像素的鼎盛期,1600万像素三星S4 Zoom相比1300万像素的三星S4来说,本身已经十分具有话题性,加上能够实现十倍光学变焦这种奇葩的设计,更让其成为了当年能够和诺基亚Lumia 1020相媲美的拍照旗舰。
2014年的三星K Zoom同样延续了十倍光学变焦的特色,不过取消了三星S4 Zoom上面的变焦环设计,但是摄像头却从1600万像素进一步提升到2070万像素。
2015年以及今年,三星貌似都没有再推出光学变焦手机的意向,反而是华硕,在CES2015上率先亮相了拥有3倍光学变焦的华硕鹰眼ZenFone Zoom,同时,还具有激光对焦技术,在整个变焦过程中,华硕鹰眼ZenFone Zoom的镜头突出机身的幅度并不算严重,补充说明一点,机身厚度最薄处仅为5mm,最厚地方也仅为11.95mm。
拥有光学变焦技术的部分机型
如上面表格所示,华硕鹰眼ZenFone Zoom和华硕ZenFone 2均支持超清画质技术,能够通过连续拍摄多张照片并合成一张像素值高达5200万像素的照片,关于类似的技术我们会在下文继续探讨。
除了光学变焦这种传统的无损变焦技术以外,近几年,市面上出现了其它类型的无损变焦技术,相比依靠“插值算法”的有损变焦(电子变焦/数码变焦)来说,这些新式的无损变焦技术在实际表现(解析力和清晰度)要好上不少。下面我们挑选其中一些代表厂商的技术和各位读者分享一下。
无损变焦:金立/IUNI
我们先来看看金立和IUNI部分机型上所搭载的无损变焦技术。
金立E8发布会前微博宣传海报
虽然官网并没有给出详细的技术解释,但是我们从官方公布和网友拍摄样张中清楚看到,这项无损变焦技术相比数码变焦技术是完全不同的两种概念,请看下图:
来自金立手机官网演示图
IUNI i1拍摄样张:变焦前(左) VS 无损变焦后(右)(来自IUNI官网社区)
而传统的,通过插值算法做到的数码变焦,清晰度远远达不到上面这种效果,如下图所示:
我们对黄色区域进行数码变焦的操作
某1300万像素手机的数码变焦效果
虽然数码变焦在近几年也有一定的进步,清晰度开始显得没那么鸡肋,照片基本上达到可用级别。而金立和IUNI的无损变焦技术明显更好一点,当然,相比光学变焦技术还是有一定距离的。
采用无损变焦的金立和IUNI手机
目前只有上面四款机型采用了金立和IUNI的无损变焦技术。特别地,金立S6和金立E8还提到了超像素技术。类似的技术还有OPPO的超清画质、一加手机的画质加、酷派的超高清画质、中兴的超级像素技术。接下来我们逐一看看这些技术的具体内容。
超像素:金立
采用超像素技术的部分机型
如上图所示,金立S6和金立E8能够实现的超像素技术,主要是通过用户在按下快门键之后,连续拍摄多张照片,之后合成一张超高像素的照片。下文提到OPPO、一加手机、酷派和中兴的技术也类似,当然,一加手机比较特殊,待会再说。
三星和华硕的光学变焦、金立和IUNI的无损变焦我们都比较好理解,但是这些超像素或者超清画质技术为什么就能够实现无损变焦的功能呢?
试想一下,我们需要拍摄的物体离我们有一段距离,站在远处拍照的话,在相册回放照片并放大局部细节,仔细观察远处被摄物的时候你就会发现照片上出现了模糊和噪点,这时候我们肯定会想如果有光学变焦技术就好了,工程师则会想,如果把像素值进一步提高,会不会对照片的细节有所改善,尤其是放大远处景物的局部细节。
超像素和超清画质等技术就是这个原理,它们会通过连续拍摄多张照片的方式,合成一张超高像素的照片,乃至比诺基亚Lumia 1020的4100万像素还要高。这时候,我们再放大局部细节,你就会发现原本模糊的地方现在看上去清晰了不少,这就是间接实现了无损变焦技术。
光学变焦在按下快门之前已经开始调整镜头焦距,超像素和超清画质这一类合成技术是在按下快门之后开始调整焦距,当然,这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调整焦距。聊到这里,大伙是不是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呢?(诺基亚和微软的铁杆粉丝)我们待会再揭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