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线上万千温情,但不可回避的是,“主播是碗青春饭。”
风小筝深谙这个道理,没人能在一个新人辈出的行业里永远独领风骚。在历经2012、2013年的巅峰,2014错失年度主播之后,她已明显感到身处瓶颈。尽管她仍拥有大量粉丝,每月拿着高达六位数的羡人薪资,依然挡不住疲惫和迷茫。
为探索未来出路,她在2014年创办了自己的工会(一种类似于主播俱乐部或主播经纪公司的机构),兼顾主播和管理。但实际中,两种身份的负荷与切换让她疲惫不堪。2015年,在带领团队斩获“最佳新晋工会”后,风小筝回归纯粹主播身份。
和大多数网络主播一样,她在晚间和周末直播,通常一觉从后半夜睡到中午。一天的时间无形被缩短,也导致与友人的时间窗口错位。长时间疏于生活和友情,漂泊在上海的风小筝开始想家。
返乡的机票随之订好,重庆姑娘风小筝返回山城与父母生活在一起,希望从此接上地气。可导致与亲友时间错位的网络直播仍在继续,孤独感并未消减。
她试图在圈内结交一些朋友。在一位她很欣赏的女主播生日那天,原本休假的她特意在妆扮后开了直播,并连接到对方的直播间,试图以此帮对方拉拉人气。不料对方并没有什么反应,反倒是对后来一位送礼的土豪感激不已。
风小筝意识突然到,在不断翻滚的真金白银面前,凭网络建立的圈内友情脆弱而廉价,“主播之间难有真心。”
在YY直播一位经理看来,早期的网络直播,多以分享兴趣和才艺为主,充满了情怀氛围。随着直播市场在2013年前后逐步商业化,很多主播月收入激增至数十万元。大批为赚钱而来的新人不断涌入,从那时起,主播间的友谊便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彼此利益的考量。非要说友谊的话,也多限于早年出道、有过患难的主播之间。
风小筝常怀疑自己,是否主播生涯已走到尽头?
就连粉丝也看出她精神上的空虚,纷纷劝她找个男朋友。对此,风小筝既不掩饰对爱情的向往,也不畏惧因爱情而失去偶像光环。但现实却是,虽然倾慕者众多,但面对这位人气主播,真正有能力和勇气的追求者却很少。于是,她就一直单着。
而在群芳争艳的直播江湖,爱情更像是一种奢侈品。熊猫TV一位粉丝数超50万的女主播公布恋情后,观众数虽未消减,但打赏人数却急剧下滑。
下播的很多时候,她都躺在沙发上玩手游,并以千为单位拼命往一款抽奖游戏里充钱,似乎得到一些奖品,内心就会有所抚慰。
类似的消费习惯在直播圈里十分常见。很多月收数万的、二十岁左右的女主播都是月光族。就连存在理财习惯的风小筝也承认,除了购买每场直播换一件的服饰,也想不起平均每月3万的信用卡消费究竟用在了哪里。
事实上,虽然暂居低谷,但风小筝的人气仍高于绝大多数主播,收入也非常人所能企及。想到这,她又试图振作起来,制定健身和学钢琴的计划,打算在经营自己的网店之外,再开个实体店,让自己尽量充实起来。
但主播之后该去向哪里,她却一时找不到方向。
而在距她1400公里的苏州,24岁的北酱也在思考:“等到了30岁,还会有人看我弹琴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