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报告显示网络招聘市场规模将达46.1亿元

2016-04-05 09:46 北京青年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网络招聘市场规模将达46.1亿元

招聘对口的人才对于每一家企业来说都是最重要的工作。

回顾历史,在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企业招聘从来不考虑渠道问题,更不用考虑没有人的问题,几乎是招聘信息在哪里,人就涌到哪里,不费神不费事。然而,随着招聘产业价值链的延伸、招聘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企业依然头疼“人难找、人难招、人难留”,于是,对于人才招聘市场现状和趋势的把握成了企业在人才竞争中制胜的一张王牌。

2015年中国互联网招聘市场较为活跃,虽然市场份额仍然掌握在前程无忧和智联招聘两大公司手里,但其余公司份额正在扩大,新产品、创新产品层出不穷。根据Analysys易观智库的监测,2016年,中国互联网招聘市场规模将达到46.1亿元,与去年相比增长18.8%,预计到2018年,这一数字将达到63.7亿元。

如此庞大的市场具备哪些特点?招聘市场上的人才又呈现出哪些态势?笔者依据智联招聘提供的《智联招聘2016春季人才流动分析报告》和易观智库发布的《中国互联网招聘市场季度监测报告2015年第4季度》、《中国互联网招聘市场趋势预测报告2016-2018》进行了如下梳理。

求职市场变化趋势 人才流动“大”

其一,白领跳槽意愿持续上升,人才流动趋于多元化。

春节过后,人才市场迎来“金三银四”的传统招聘旺季。在线投递简历数据显示,今年春季全国人均白领投递简历数量为13.24份,白领投递简历的频次也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增高,显示出白领的跳槽意愿持续上升。虽然经济下行压力对各行各业造成一定影响,但从整体来看,企业依旧拥有旺盛的人才招聘需求,白领们谋求更好发展的意愿依然强烈。

在重点城市人均投递简历排名中,北京、深圳、上海位列前三,人均投递简历量分别为31.07份、19.59份和18.65份。受到政治和经济的不同影响,北京汇聚了世界各国的优秀企业,深圳和上海也吸引了大量海内外的创客资源,因此人才市场最为活跃。

其二,政策影响明显,冰火行业跳槽旺盛。

智联招聘数据显示,春节后人才跨行业流动现象非常明显,就业呈现出结构性调整的特征。总体来看,房地产/建筑/建材/工程、互联网/电子商务、加工制造(原料加工/模具)三个行业的白领跳槽意愿最为强烈。

在世界经济复苏乏力以及互联网、信息科技发展带来的创新驱动力的双重影响下,我国经济演绎着传统产业产能过剩和新兴产业爆发式增长的“冰与火之歌”。受到政策影响,春季房地产行业呈现了整体升温的态势,产生了大量的人才需求,房地产/建筑/建材/工程行业内部跳槽现象最为频繁。随着分享经济与中国各个行业的结合,引燃了“互联网+”发展新模式,互联网/电子商务行业的发展空间进一步加大,白领跳槽意愿较强。加工制造(原料加工/模具)等传统产业受到去产能的影响,人才需求持续走低,白领跳槽呈现跨行业流动的现象。

其三,民营企业跳槽人数最多,低收入群体期待薪资翻倍。

从跳槽白领所在企业性质来看,民营企业白领投递的简历数量最多,占春季简历总数的48.9%,国企和股份制企业分别以14.9%和12.6%的比例位列第二和第三。智联招聘认为,包括移动互联网、3D打印、人工智能、物联网以及云计算大数据等新兴产业在内的新经济,为我国民营企业的发展带来了全新的契机,2015年我国新增登记注册企业增长21.6%,平均每天新增企业1.2万户,民营企业的爆发式发展给今年春季人才市场带来了全新的就业活力。

就业市场的人才需求也给低收入群体带来了更高的就业信心。智联招聘数据显示,月薪在4000元以内的求职者跳槽意向最强烈,占春季求职者总数的近35%,其次是月薪在4001元-6000元的求职者,占比为30%,其中月薪4000元以内求职者的期待薪资涨幅高达100%。

其四,80后、90后是跳槽主体,互联网行业最受追捧。

从跳槽白领的年龄分布来看,简历投递数量最多的是80后,占比为45.4%,其次是90后,占比为43.5%,70后的占比仅为7.8%。从数据上可以看出,80后和90后已经成为求职者市场的“主力军”,占求职者总数的近90%,在今年的两会上已经提出,“十三五”期间要实现城镇新增就业5000万人以上。智联招聘认为,90后即将赶超80后,成为我国求职市场的主体,企业雇主需要发现求职市场的变化趋势,关注新生代员工的不同需求,才能顺利吸引到更多优秀人才的加入。

其五,租赁行业捞金最快,高管职位高薪难求。

智联招聘的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春季10大高薪行业中排名最高的是租赁服务,平均薪资高达12750元。受到年初房地产市场火爆的影响,房产租赁再度受到资本市场的高度关注,而随着企业运营的轻资产化思维在我国的普及,融资租赁的市场潜力被进一步释放,行业人才竞争也日趋激烈,因此租赁服务占据了春季10大高薪行业的榜首。特别是在年后二手房市场疯狂的背景下,中介行业或可成为快速捞金的新选择。

招聘市场变化趋势

互联网招聘“热”

其一,移动互联网招聘市场将呈现火热态势,主要集中在蓝领和兼职等领域。

目前中国互联网招聘市场移动端正在涌现一股新势力,专注垂直招聘,用户群定位明确,或针对蓝领用户,或针对大学生群体,或以点评分享为主,或专注兼职领域,但都处于产品探索阶段。随着移动互联网的进一步发展,移动互联网招聘市场将有更多的新产品出现,特别在蓝领和兼职招聘领域,由于其更换工作的频次高,用工需求大,在这两个方向的新产品将比较集中。这些新产品为中国互联网招聘市场注入新鲜血液,推动行业持续发展。

其二,互联网将继续向人力资源服务市场渗透,将继续整合市场。

如今,互联网招聘市场已经渗透到人力资源服务市场产业链的多个环节,包括提供招聘猎头服务、职业测评、培训教育、人事外包及咨询等。随着中国企业的发展,对人事管理的重视程度将持续加大,人力资源服务市场潜力巨大,互联网招聘市场将继续渗透,且互联网将整合人力资源市场,使得资源利用达到最大化,服务效率达到最大化。

其三,大数据技术将优化改善互联网招聘求职体验,有望将生活服务与之串联。

目前,互联网招聘市场招聘效率低的现象普遍存在,未来几年,大数据技术将充分被利用,通过求职用户简历等一系列大数据分析,精准推送职位及应聘人员,提高求职招聘效率。且通过简历数据可分析用户精准画像,特别在蓝领招聘领域,蓝领招聘有望成为生活服务的入口。

其四,打破独霸局面,互联网招聘市场百花齐放。

数据显示,2015年第4季度,中国互联网招聘市场规模达12.38亿元,环比增长12.3%。2015年第4季度,中国互联网招聘市场竞争格局,其中前程无忧收入占比28.1%,智联招聘收入占比25.8%,其他招聘网站收入占比46.0%。传统两强招聘厂商份额正在缩小,其余厂商份额有逐步扩大趋势。Analysys易观智库分析认为招聘作为最早被互联网化的市场,在经历了2008-2009年金融危机的洗礼后,市场竞争格局多年保持前程无忧、智联招聘等老牌招聘网站独霸市场的局面。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用工需求的转变以及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互联网招聘市场新一轮变革正在悄然发生。虽然市场份额仍然主要掌握在老牌招聘厂商手里,但其余厂商份额正在扩大,创新产品层出不穷。蓝领招聘、猎头招聘、垂直领域人才招聘、兼职招聘、社交招聘、职场点评分享等针对不同人群、不同方式的细分垂直招聘正在百花齐放。如何为用户提供全新高效的招聘求职体验是互联网招聘市场新一轮变革的主题。

责任编辑:陈群(QT0001)  作者:陈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