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被动防御,金刚不坏的坚固铠甲
即使杀死盗墓贼,自己的墓还是被人开了个口,墓主人最希望的当然是让墓穴压根就不被打开。很多帝王墓葬都有三至七道石门,每道门重达数吨至数十吨。最外层俗称金刚墙,是最结实的,而且很隐蔽。可是这些也并不是最难的,只要有足够的人力和时间,还是可以慢慢移开巨石的。到了近代,有了大规模杀伤武器,这些巨石还可以被炸开。另外,即使打开第一道石门,也不见得能找到第二道,有些墓道如迷宫一般纵横交错,闯入者如果不熟悉,则很容易在里边迷路,活活被困死。这种设计思路深受世界各地的帝王青睐,不仅中国有,埃及也有。因此,对付这种墓葬,除了多人分工合作,互相接应之外,貌似也没什么有效的办法。
还有些墓主人为了防止自己的墓葬被打开,干脆把自己的墓穴用铁水浇筑,将墓变成一个整体,让人挖也挖不动,可是挖不动并不代表古人拿它没办法——古人会用腐蚀性很强的粪水(文雅的叫法称为“金汁”)对铁墙进行反复浇灌,只要肯花时间和掏大粪的成本就能将其破外。
3、大象无形,幽灵一般的隐形巨墓
上述的各种防御方式,不管是主动式还是被动式的,只要和盗贼发生接触,就难免会被高手打开,即使贼不偷,也会一直惦记。所以对于墓主人来说,如果不在乎后人凭吊的话,让自己的墓永远隐身,才是最好的策略。
想要让自己的墓葬不留痕迹其实很简单,有些帝王会杀死修筑陵墓的工匠,通过灭口防止被盗。在建造清东陵的时候,特意选择了很多聋哑人作为工匠,以防止泄密。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做得更绝,嘱咐其手下人在自己死后,将尸体夹在两块凿成人形的厚木板之中,埋在一片荒地里,让一群马踏的看不出痕迹,再牵来一对骆驼母子,杀死小骆驼。由于蒙古部落是游牧民族,随水草而居,第二年走到这里的时候,人类已经认不出了,可是母骆驼能认出这块地方,并且掉下眼泪,后人们便在这里祭拜,等到母骆驼也死后,就再也没人知道具体的埋葬地点了。
另一种隐藏的方法就是“分身术”,大侦探波洛说过,“想藏尸体,最好的方法就是藏在很多尸体中。”墓葬也是如此。比如财大气粗的曹操建造了多个“疑冢”,让人弄不清哪个真正埋的是他本人。魏晋时期的很多贵族发现大量空墓,便捡了现成的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