兜售未来
“它真的是一台带来很多小额现金的机器!”
在他1962年的专利用途描述中,Morton Heilig费了很大周章具化他的发明的可能用途和收益,他当时看到了虚拟现实的商业潜能。他预见自己的发明被用于训练军队、工人和学生,“现今,不遭受特定场景存在的风险,就让个人身体得到良好训练,这种训练方式的需求越来越大。”
以超音速飞机为例,Heilig认为真正驾驶飞机是最好的学习方式,但是难以实现而且危险。他的发明能提供沉浸式体验,而且学生不必遭受不必要的危险。“如果学生能真正体验一个场景或观点,他会学得更快更好,也拥有更多快乐和激情。用这样的方式学习,学生掌握得也更加牢固。”他好像期待直接从文档中出售机器。
Heilig1962年的Sensorama模拟装置专利
事实上,福特和International Harvester等大企业都对Sensorama青眼有加,视其为革命性的新展示空间。Heilig再次预言了现实——现在很多公司使用VR展示产品和使用体验。但是五十多年后,企业还没能使用这一技术,Sensorama也没有获得足够的投资和销量。
把它作为商场游戏机是另一种致富方式,一套搭配了硬币操作装置的Sensorama被安装在环球影城。“由于用户众多,赚了不少钱”,Marianne回忆说,“但是环球影城认为对于一个家庭公司来说赚得太多,我们不得不把它移到码头,从圣塔莫妮卡到时代广场,最后不了了之。它真的是一台带来很多小额现金的机器!”
生产Sensorama耗资不菲,他们难以维持,所以Heilig寻求投资。一个拥有半个旧金山的人给他介绍了一个很感兴趣的团队,约好在加利福尼亚会面。Heilig迟到了10分钟,投资者离开了。介绍人索性自己投了一笔钱,Heilig却难以继续下去了——机器由他自己创造的众多部件组装而成,并不结实,放到商场时迅速挂掉了。
对于思维超前的Heilig来说,这次商业失败并非第一次。他在Sensorama之前取得专利的那项无名发明也是如此,让人难以相信它诞生于半个多世纪以前。
Morton Heilig的Telesphere Mask专利
大部分关于VR起源的文章都认为1968年的Sword of Damocles是第一款VR头显设备,但是早在八年前Morton Heilig就发明了类似的设备。1960年他获得了Telesphere Mask的专利,它看起来非常现代,几乎可以看作是早期的Gear VR。
Heilig在申请中将Telesphere描述为“个人用途的可伸缩电视设备”,实际上它和我们习惯的3D视频头戴设备一样,不同的是它使用缩小的电视管,而不是连接到智能手机或电脑。专利文件这么描述该发明,“给观众带来完全真实的感觉,比如移动彩色三维图像、沉浸其中的视角、立体的声音、气味和空气流动的感觉。”它很轻便,耳朵和眼部的固定装置可以调整,戴在头上很方便。即使很多现代的头戴设备也比不上,而它诞生于一个彩色电视尚未来临的时代。
Telesphere也商业化失败,55年后一款类似的数字产品在Kickstarter上发布或许能稍稍慰藉Heilig吧,尽管该产品仅募集到不及融资目标一半的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