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春以来,日本学生校服出现了涨价态势。在位于日本东京新宿的一家校服专卖店,学生制服在今春出现了10年来的首次涨价,涨幅达5%至10%,一件衣服涨价约1千至3千日元左右。
而《朝日新闻》则将原因归咎到了中国,用将近3000字日文的篇幅报道了中国人大量吃羊肉,使得能提供羊毛的羊数量减少,校服生产成本增加。
这篇报道的逻辑链条大致是这样的:爱吃火锅的中国人“爆食”羊肉,导致进口羊肉量急剧增加——中国羊肉的主要进口来源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农户因此改卖肉羊而非产毛用的羊——作为日本学生校服材料来源的毛用羊减少——日本校服因此涨价。
但调查后不难发现,上述逻辑链条中的多个环节存在漏洞。
比如,“羊毛也被涮着吃了?”“难道剪了羊毛之后再吃肉都来不及?”
而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方羊毛生产量稳定也佐证了这一逻辑链条的漏洞。
在全球各国经济联系日益紧密的今天,中国进口羊肉量增加与日本校服涨价或真存在一定“蝴蝶效应”,但这一现象背后还有多重原因推动。中国人爱吃火锅是长久以来的风俗习惯,将新现象产生的原因归于这个,火锅粉们表示无法接受。
《朝日新闻》的报道完全没有提及海外人工费等校服成本的提高,也没有提到日本物价正在全面上涨的背景,更不提安倍经济学提倡的摆脱通货紧缩,推动日元贬值,以及在2014年4月1日将消费税由5%提高到8%等重要因素的影响。而这些都可能成为日本校服涨价的真正原因。
中国网友纷纷表示愤怒:
“日本人嘛,总喜欢干这种事情。”
“谁吃绵羊啊!”
“这黑锅宝宝不背!”
日本网民也普遍不买账:
“这是托安倍的福。”
“不要说谎,人们都认为这是由于摆脱通货紧缩的措施而让价格上涨的。”
“《朝日新闻》能不能认真点,这是由于安倍经济学导致物价上升带来的滞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