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可怕的伤害在这里:
朋友圈营销、朋友圈募捐,信还是不信?
当朋友圈卖起了产品,当朋友圈发起为不相识的人募捐时,你信还是不信?友谊的小船真的可以说翻就翻!目前,朋友圈涉及到金钱纠纷的,主要为两大类,一是朋友圈营销,二是朋友圈募捐。
首先说朋友圈营销。动向小编在此想提醒一下,在微信朋友圈购物是不受消费者保护法保护的。现在很多人做起了微商,其实就是看准了微信传播的商机。最引人关注的是朋友圈卖面膜被骗事件。据《新京报》2015年4月20日报道,90后“网红”周梦晗微博上有超过10万粉丝,她将粉丝引入到微信朋友圈里向她们推销面膜。这些劣质面膜最后以高价卖出,而成本只有几毛钱!
众多买家因其售卖的劣质面膜致容颜被毁,而周梦晗就此销声匿迹。文章最后是这么描述的:维权很艰难,有人到当地工商部门投诉,被以“案发不在本地”为由拒绝受理。有人去报警同样被拒绝,对方称应找“案发地”,即周梦晗发货地的郑州警方来处理。一名受害者决定委托律师起诉周梦晗,虽然不知道她人在哪儿。
至今,人们也不知道周梦晗在哪……
根据《扬子晚报》报道,微信购物属于个人私下交易,不受新《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保护,微信购物商品金额往往较小,虽然消费者还可以通过合同法走司法途径来解决微信购物纠纷,但是这样投入的成本可能远远高于商品本身的价值。而根据《中国消费者协会受理消费者投诉规定》,消费者个人私下交易纠纷产生的投诉,消协不予受理。而代购属于个人私下交易,消协可以不予受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