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显示,我国每年死于脑卒中者有150万人,全国新发脑卒中约200万人,平均每12秒就有一人发生脑卒中,每21秒就有一人死于脑卒中。即便抢救及时,脑卒中患者也往往会留下后遗症,手脚运动受限,说话功能受损,生命质量被大打折扣。
记者 袁一雪
“中国现在面临着严峻的脑血管疾病等慢性病发展形势,而脑卒中防控网络体系建设仍处于起步阶段,这就需要我们持续不断地开展宣传教育、加大试点项目。同时,也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维护人民群众的健康权益。”
这是原卫生部副部长、中国工程院院士王陇德在4月6日举行的一场讲座中提到的。
去年6月30日,国家卫计委发布了《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15年)》显示,分析评估了十年来中国居民营养和慢性病状况的变化。报告显示,2012年全国居民慢性病死亡率为53/10万,占总死亡人数的86.6%。
而在这些慢性病中,以心脑血管病、癌症和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更为突出。其中,脑卒中(俗称中风)是这三者中对个体健康和生活造成危害最大,已成为大众生命健康的“头号杀手”。
统计显示,我国每年死于脑卒中者有150万人,全国新发脑卒中约200万人,平均每12秒就有一人发生脑卒中,每21秒就有一人死于脑卒中。即便抢救及时,脑卒中患者也往往会留下后遗症,手脚运动受限,说话功能受损,生命质量被大打折扣。
“脑卒中发生突然,令人措手不及,但其实在常规检查中是可以看出脑卒中发生的端倪,也能通过改变生活方式预防脑卒中的发生。”王陇德说。
警惕颈动脉狭窄
王陇德特别提到,预防脑卒中应该着重预防颈动脉狭窄,而这一诱发脑卒中的原因却并未引起公众乃至医疗界的足够重视。
在人体中,颈动脉是心脏给大脑供血的大血管,包括左、右颈总动脉,又分为颈外动脉和颈内动脉。其中,在颈动脉分叉的位置往往会造成胆固醇沉积,却容易被忽视。
“因为颈动脉是心血管科与神经科的盲区,有些患者的颈动脉堵塞甚至已经达到了99%也并未发觉。”王陇德给出原因:由于这是因为对颈动脉的忽视,国内能够进行颈动脉手术的医生寥寥无几。“颈动脉狭窄不仅是造成脑卒中的原因,也是造成中老年人视力减退、听力衰弱的原因之一。”
自2009年开始,王陇德就一边呼吁人们重视颈动脉筛查,一边组织人力物力在全国开始对医生进行相关培训,特别是对颈动脉狭窄筛查和手术医生的培训。于是,在国内包括北京、上海、天津等20余个省市,便率先推广和开展了“脑卒中筛查”、“科学用药”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等防治技术。
此外,王陇德还建议,将颈动脉检查纳入常规体检中。
H型高血压须警惕
除了颈动脉狭窄容易被忽视,王陇德还提醒,一种缩写为H型的高血压也是脑卒中的诱因。
H型高血压的学名为伴有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原发性高血压。目前,科学家们已经对同型半胱氨酸给出了解释,同型半胱氨酸是人体细胞代谢过程中的中间产物。如果它在血液中低于10umol/L,那么人体就会平安无事,一旦超过这一数值,会对血管产生危害。首先它会增强血小板的凝聚性,令血液更容易凝结在血管壁,如果凝结现象发生在脑血管内,就会造成脑卒中;其次,它会让血管内皮容易损伤、硬化,当损伤程度累积到一定程度就会发生出血,最终形成血栓堵塞血管。
2007年,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李建平教授等在一项6城市(北京、上海、南京、沈阳、哈尔滨、西安)的研究数据显示,我国成年高血压患者中,H型高血压约占75%(男性占91%,女性占60%)。
“严格意义上说,每个高血压患者,都应该做H型高血压的鉴别。”王陇德说,其鉴别方法很简单,到医院抽血化验血液中同型半胱氨酸的含量即可。如果确诊为H型高血压也不必太紧张,只需要在服用降压药之外,再补充叶酸,患者便可以控制同型半胱氨酸的水平,减少发生脑卒中的风险。
生活陋习快改正
除了上述两种人们容易忽视的风险外,王陇德还提到了牙周炎也是脑卒中的元凶之一。
有文献指出,20年来,国内外学者一直试图为牙周炎对脑卒中的促进作用、危害程度等提供理论依据,牙周炎本身是一种细菌感染性疾病,具有牙周致病潜力的细菌主要是一些G-菌,特别是伴放线放线杆菌(Aa)和牙龈卟啉单胞菌(Pg)。
芬兰学者Pussinen PJ曾经对参加流动性临床健康调查的6950名45~64岁的受试者进行为期13年随访,在随访期内共有173名受试者出现脑卒中发作。其中64名在基线时即已有脑卒中史,而另外109名为健康受试者。根据年龄、性别、地区、疾病状态等分别对两者设置非脑卒中对照组,并用多血清型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抗Aa和Pg的血清抗体水平。最后该学者发现,基线无脑卒史的受试者抗Aa血清Ig A阳性者发生脑卒中的风险是其阴性者的1.6倍。
“所以每顿饭后漱漱口,将牙缝隙间的食物残渣清理干净。”王陇德建议,“不论是高血压还是牙周炎,都是生活方式不当所致,因此想要预防慢性病,公众必须从改善生活方式入手。”
对此,王陇德提出了一系列的措施以“治未病”的方式抑制脑卒中的发生。
首先,他根据国内外的经验和国家特点,列出了8项脑卒中容易发生的初筛危险因素,包括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心率、吸烟、体育活动、体重和卒中家族史,并根据8项指标的正常与否进行评分。“八项中选中三项的人群就属于脑卒中的高危人群。”
其次,王陇德将脑卒中的防治总结了32个字:关口前移,重心下沉,提高素养,宣教先行,学科合作,规范防治,高危筛查,目标干预。“人们需要将预防措施提前;医院各个科室间也应该形成联合机制,可以多科室联动进行筛查;医生也必须下社区发动群众,主动筛查;而且政府应该将防治疾病的科普工作承担起来,防止有些企业借机宣传自己,误导百姓。”
“健康的四大基石是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这四个理念要融入生活中,只须坚持三周就能初步形成习惯,坚持三个月就能形成稳定的习惯,坚持半年就能形成牢固的习惯。”王陇德说,党的十八大指出“健康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十八届五中全会也确定了健康中国战略;而健康中国的建设目标,只有广泛发动群众,人人从我做起,才有可能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