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八大系统

2016-04-23 18:38 人民日报海外版

打印 放大 缩小

① 航天员系统

航天员系统的主要任务是选拔航天员,对航天员进行基础理论学习、体质训练、航天环境适应性训练等9大类百余项的科目训练,并在训练和载人飞行任务实施过程中,对航天员实施医学监督和医学保障,以维护航天员身心健康。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坐落在风景秀丽的北京航天城内,它是我国唯一从事载人航天领域中有关航天医学、航天环境控制与生命保障技术研究以及相关船载产品研制的综合性研究机构。

② 空间应用系统

空间应用系统主要包括空间对地观测和空间科学研究两个方面,主要任务是利用载人飞船的空间实验支持能力开展各项科学实验和应用研究。空间应用系统有着很强的实用性,它与人们的生活、环境息息相关,在对地观测、地球环境监测、空间天文、空间环境、空间生命科学、空间材料科学和微重力流体物理实验等多个领域开展了大量的实验和研究工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③ 载人飞船系统

载人飞船系统的主要任务是研制“神舟”号载人飞船。载人飞船采用轨道舱、返回舱和推进舱组成的三舱方案,额定乘员3人,可自主飞行7天。载人飞行结束后,其轨道舱继续留轨运行约半年,开展空间对地观测、科学与技术实验。神舟系列飞船由结构与机构、制导导航与控制、热控、电源、测控与通信、数据管理、着陆回收、环境控制与生命保障、推进、仪表照明、应急救生、航天员、有效载荷共13个分系统组成。

④ 运载火箭系统

运载火箭系统的主要任务是研制用于发射飞船的运载火箭。1990年7月16日,“长征-2E”火箭在中国西昌卫星发射中心首次亮相,这标志着我国已经掌握了火箭捆绑技术,中国运载火箭技术达到了一个新高度。目前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使用的运载火箭为“长征-2F”。“长征-2F”由箭体结构、动力装置、控制、推进剂利用、故障检测处理、逃逸救生、遥测、外测安全、地面设备和附加系统共10个分系统组成, 是国内目前可靠性、安全性最高的运载火箭。同时,我国正在大力开发研制新一代运载火箭。

⑤ 发射场系统

载人航天发射场的主要任务是运载火箭和飞船的测试发射,为有效载荷提供测试发射条件,为航天员提供发射前生活、医监医保和锻炼设施,具有待发段紧急撤离和零高度逃逸救生的判断、控制和指挥能力,完成运载火箭上升段的跟踪测量和安全控制,提供发射场区的气象和各种后勤保障。

⑥ 测控通信系统

航天测控与通信是对飞船和其他航天器飞行状态进行跟踪测量、控制其运动和工作状态以及实现天地通信的专用系统。这一系统能及时了解飞船、航天器和运载火箭的空间位置、姿态状况、各分系统工作的基本状态以及航天员的情况,根据出现的情况和问题及时作出分析判断和决策,保证飞船及航天器和运载火箭飞行试验预定目标的顺利实现。

⑦ 着陆场系统

载人航天着陆场系统是飞船飞行的终点和航天员成功返回的起点,是我国航天史上从无到有,首次创建的一个系统,承担着航天器回收和航天员救援的重任,在载人航天工程中具有决定成败的重要地位。着陆场系统的主要任务是负责对飞船再入的捕获、跟踪和测量,搜索回收返回舱,并对航天员返回后进行医监医保、医疗救护。

⑧ 空间实验室

空间实验室是设立在太空的用于开展各类空间科学实验的实验室。空间实验室的建设过程是先发射无人空间实验室,而后再用运载火箭将载人飞船送入太空,与停留在轨道上的实验室交会对接,航天员从飞船的附加段进入空间实验室,开展工作。航天员的生活必需品和工作所需的材料、设备均由飞船运送,载人飞船停靠在实验室外边,作为应急救生飞船,可随时载航天员返回地面。(周咏整理)

责任编辑:陈群(QT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