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史·天文志》中记载了一条更惊人的资料,其文如下:“太宗天会十一年,五月乙丑,月忽失行而南,顷之复故。”意思是说:金太宗天会十一年(公元1133年)五月(公历6月)乙丑日(15日),月亮忽然偏离了运行轨道,向南行去,不一会,又回到它原来的轨道上。这条记载十分重要,因为它不同于其他的野史传说,竟然堂堂正正出现在国家正史当中。
对于这条资料应怎样看待呢?许多人可能并不相信这则记载,因为它与现代的科学观念出入太大。在这里,我们又一次看到,在对待古史的记载上,人们不是从事实出发,而是从已有的经验与知识出发,一旦不符合科学经验,一概否定。
找了那么资料,因为一个正确的理论往往从不同角度看都是正确的,不会因为时间,地点,人变化也任何问题。我只是想提出月亮其实并不那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