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因:网盘扎堆关停,原因何在?
尽管如今多家网盘企业都深陷关停潮之中,但其曾经可谓红极一时,是人们存储和分享资源最主要的工具之一。
在诞生之初,网盘就祭出了大招,靠免费吸引了大量用户。网盘产品主要用途是帮助用户解决存储文件时面临的空间不足等问题,不仅如此,其为用户提供的存储空间还是免费的,对于用户来说,着实是个不小的福利。
资源共享功能增强了网盘企业与用户之间的粘度。网盘企业不仅仅是专注于个人信息与文件资料的存储,其还提供资源共享的服务,这也为网盘企业迅速累积了大量人气并增加了用户粘度。
正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网盘因其具备免费、资源共享和大容量云端存储等特性而兴起,但其也败在了免费和资源共享上。
◆原因一、网盘监管存在困难
今年年初,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公布了6起利用销售网盘账号和密码传播淫秽色情信息牟利案件,自此拉开了网盘“整治”的序幕。而在本轮关停网盘的公告中,也都出现了一致的“为配合国家有关部门积极开展网盘涉黄、涉盗版内容的清查工作”。
不难发现,网盘受到整治一个主要原因是用户上传的资料中存色情、盗版影视等违法信息,并且还有用户利用网盘传播违法信息来牟利。
那平台为何不监管?实则是监管困难。以视频为例,目前网盘上传视频内容很难通过技术解决盗版、色情问题;而如果人为审核耗费人力不说,还存在侵犯用户隐私的法律风险。
中国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赵占领表示,个人网盘内存有用户的隐私,未经授权,网盘平台不得查看、泄露其内容。
互联网观察人士、资深版权律师林华认为,纯粹非公开的私人网盘,只能实施形式监管,而不能直接进入其私人空间进行审查。“因为网盘服务商提供的是存储技术服务而不是存储内容本身,网盘从根本上来说还是用户私有空间。”
那么问题来了,如果不查看用户存储内容如何甄别用户存储的信息种类?相关责任又该如何界定?赵占领认为,一般情况下,网盘平台在用户上传资料时并不知晓上传的具体内容,此时可适用“避风港”原则,不承担责任。“但受到起诉或者国家相关部门调查时,应配合调查并承当相应责任。”
艾媒咨询分析师蒋一帆认为,网盘企业进行内容审查的尴尬之处还在于,正是盗版和涉黄内容刺激了网盘用户数量增加。“这部分用户实际上忠诚度不高,付费意愿也不强。同时,法律法规政策一旦对网盘盗版和涉黄内容加大整顿力度,网盘企业自身的违规风险成本会极大提高。为了这部分价值不高的用户付出较大的违规风险并不划算。”
◆原因二、盈利模式不清 企业借势关停
但也有观点指出,除了上述监管原因外,网盘市场的竞争激烈、长期免费政策带来的成本压力巨大等原因,都促成了此次的关停潮。
互联网大潮兴起之初,国内各种企业蜂拥而上,纷纷提供免费邮箱服务。热潮过去之后,免费邮箱又遭遇寒潮,一时间大批邮箱关闭,给人们带来极大的不便。
现在这一幕似乎又重演了。当年停止免费邮箱服务时,厂商的借口是投入大。而网盘的成本更是远远高于免费邮箱,带宽资源、硬件投入、后期维护,每一项都需要巨大投入。
关键在于用户们虽然习惯了使用网盘,但是其中转化为付费用户的少之又少。
“网盘行业还是缺乏好的商业模式。以前企业都通过烧钱、送存储容量的方式增加用户数量,但运营成本非常高。以这样的理由结束服务看起来更好些。”知名IT工程师龙威廉表示。
此前,加拿大程序员Michael Woloszynowicz估算了Dropbox每个月的总支出。Dropbox是硅谷知名的网盘企业。以2500万用户计算,Dropbox的存储费每个月估计在75万——240万美元之间。除了存储费,Dropbox的运营还需要流量费、运算费、人工费等。综合计算,当用户规模达到2500万时,Dropbox的月度成本在274万美元至439万美元之间。彼时,Dropbox的免费存储空间只有2G,更多的空间需要付费——每月9.99美元(50GB)或者19.99美元(100GB)。当用户转化率(customer conversion rate)即付费用户不低于2%时,Dropbox才不会亏损。然而据媒体报道,目前Dropbox 正在缩减员工福利以应对缩减的现金流。
“我了解国内企业的成本并不比Dropbox 低很多。”龙威廉说,“此外送流量的方式无形中增加了很多成本。”据了解,国内网络企业的流量购买费用大概在20-30元/兆每月。根据百度资料,2014年11月,百度云总用户数突破2亿;腾讯微云方面称,“微云总用户量超过3亿。”以此推算,仅流量费一项,对企业而言就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国内网盘企业基本处于亏损状态。”互联网行业分析师梁振鹏梁振鹏向记者直言。
艾媒咨询分析师蒋一帆表示,网盘服务提供商提供的免费容量普遍达到1T,大大超出大部分普通用户存储需求。因此用户付费购买会员或升级存储空间的欲望不强,导致盈利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