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与城市管理论坛(第十届)
非对称赶超战略与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一、 往届回顾
第一届:2007年5月27日
主题:科技引领发展创新促进和谐
第二届:2008年5月22日
科技创新支撑城市运行与安全管理
第三届:2009年5月22日
城乡一体化下的城市环境建设
第四届:2010年5月28日
世界城市与首都环境建设,科技创新与首都环境建设
第五届:2011年5月20日
主题:以民生科技为理念,推进城市信息化建设与高端应用
第六届:2012年5月23日
主题:实现"双轮驱动"格局、破解"双二元"难题
第七届:2013年5月23日
主题:创新引领未来感智生活,标准支撑城市精细管理
第八届:2014年5月14日
主题:协同创新促进产城融合 区域联动强化城市治理
第九届:2015年5月15日
主题:数据融合创造智慧生活 协同创新促进城市转型
二、 组织机构
荣誉指导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中国科学院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北京市人民政府
主办单位:
中国科协创新战略研究院
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质量司
中国高技术产业发展促进会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北京市分会
协办单位:
北京城市运行与发展研究中心
北京城市管理科技协会
三、 拟邀请嘉宾
致辞嘉宾:
王春法 中国科协书记处书记
李静海 中国科学院副院长
陈 钢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副局长
罗 晖 中国科协创新战略研究院院长
穆荣平 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书记
郭 哲 中国科协调研宣传部部长
演讲嘉宾:
谭铁牛 中国科学院副院长
张 纲 国务院参事,中国质量检验协会理事长
吕 薇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技术经济部部长
薛 澜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
王昌林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
李 平 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所长
杨开忠 北京大学秘书长
李稻葵 清华大学经管学院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主任
陈 锐 中国科协创新战略研究院院务委员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 推荐科学家
中国药学会、中国生物工程学会 推荐科学家
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 推荐科学家
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 推荐科学家
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 推荐科学家
陈 光 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副秘书长
四、时间地点
时间:2016年5月21日
地点:中国科技会堂
五、本届论坛主题
在全球化、信息化、网络化深入发展的条件下,通过准确定位和布局非对称赶超战略,实现创新要素的开放性和流动性,最终走上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是我国实现科技强国的必然需求。习近平总书记在听取科技部汇报时提出“我们科技总体上与发达国家比有差距,要采取‘非对称’赶超战略,发挥自己的优势,特别是到二〇五〇年都不可能赶上的核心技术领域,要研究‘非对称’性赶超措施”,同时,科技部提出的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也在稳步推进,为我国区域创新战略的制定和实施提出了具体的工作思路和努力方向。如何通过非对称追赶战略布局实现我国科研整体水平的弯道超车,如何通过结构性改革和全面创新示范区的实践推动区域创新,如何在人工智能、大飞机制造等领域实现技术赶超,成为政府、企业、科研机构等各方亟待解决的命题。
论坛将采用嘉宾演讲与成果发布相结合的方式,以“非对称赶超战略与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为核心命题,嘉宾演讲部分围绕非对称赶超战略的区域创新、全面创新示范区的政策实践,邀请政府官员和中外专家学者,从大数据下的“双创”评估、创新质量与产业转型、创新文化建设、优化创新环境等战略视角审视我国的科技布局与城市发展和治理;成果发布部分围绕“2049科技与社会展望”,预测绿色制造、现代农业、新能源、生物医药、智慧城市以及智慧生活等领域科技发展的最新趋势,依靠专家智慧科学、严谨地描绘出科技创造未来的生产生活全景,展望科技给未来生产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展现科技给未来中国带来的发展前景。通过嘉宾论坛部分的专家观点和成果发布部分的未来技术预见,共同构成城市与科技发展的未来,为推动非对称赶超战略下我国创新治理水平的提升建言献策。
六、 嘉宾邀请
“2016年科技创新与城市管理论坛”将在科博会展览期间举办,在北京国际科技产业博览会组委会办公室组织广泛邀请国内外相关领域嘉宾的基础上,论坛承办单位还将邀请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国家发改委、国家质检总局、中国科学院等部委领导,北京、重庆、深圳、武汉等典型城市管理者、技术预见与科技战略专家学者、知名企业代表,以及城市管理者及业界同仁参加会议,共同商讨中国特色自主创新之路。
七、 总体策划
会议将采用嘉宾演讲和成果展示相结合的方式,重点邀请国内外科技战略、创新政策、技术预见、产业经济、创新治理方面的政府代表、专家和典型企业,分享非对称追赶战略、未来技术预见方法、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等方面的实践经验,展望创新型国家未来发展趋势和方向。(科博会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