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通起诉魅族索赔5.2亿元
一周前,Qualcomm(以下简称高通)向北京知识产权法院提交对魅族的起诉状,要求魅族赔偿损失5.2亿元。这是这家来自美国的芯片巨头在有史以来第一次对中国手机厂商提起诉讼。
在过去一周,高通与魅族两家公司,已就专利费纠纷,多次来回过招。
第一回:6月24日,高通宣布,已向北京知识产权法院提交对魅族的起诉状。高通表示,魅族长期利用高通的创新拓展自身业务,却拒绝向高通支付相应的专利费用,并希望法院支持以下请求:
(1)判决高通向魅族提供的专利许可条件,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的规定和高通所承担的公平、合理和非歧视的许可义务;
(2)判决高通向魅族提供的专利许可条件,构成高通与魅族之间,针对移动终端中所实施的高通中国基本专利的专利许可协议的基础。
第二回:6月28日,魅族在北京召开媒体沟通会。魅族科技副总裁李楠在会上承认使用了高通的专利技术,表示魅族一定会向高通付清专利费,但前提条件是高通的收费标准必须公平、合理、非歧视,而高通的专利费沟通机制是不透明的“黑盒子”,无法保证市场的公平和公正,“所以难以简单接受高通单方面的条件”。
他同时表示,“高通作为一家美国公司,利用其自身在通信行业相关专利和产品的垄断地位,所提出的有关专利许可条件和专利费计算方法,只是高通单方面的商业要约,不具备强制性。”
第三回:6月30日,高通在北京和上海的知识产权法院对魅族提起专利侵权诉讼。其中包括17项指控,称魅族侵犯了高通覆盖智能手机多种功能和技术的多项专利,包括与3G(WCDMA和CDMA2000)及4G(LTE)无线通信标准相关的专利。
第四回:7月1日下午,李楠在知乎专栏发表署名文章《这是高通和魅族的事儿?too young too simple》,指称高通起诉魅族的真实目的,是通过一系列的动作,探测行政,司法和行业的最低底线,由此获取最高利润率。
虽然只是两家公司之间的官司,但在各方利益的裹挟中,此事已演变为行业焦点,甚至成为牵动中国手机产业与知识产权环境的大事件。
此前,高通与华为、中兴、联想、乐视、小米、格力、360奇酷等国内100多家手机厂商签署了专利许可协议。
相关信息显示,目前还未与高通签署专利许可协议的中国手机厂商除了魅族,还包括OPPO、vivo和金立,但高通方面表示,“除了魅族,其他企业都在进行积极有序的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