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支付国内高开低走
2016年上半年的另一个重头戏是移动支付业务。从2月份开始,苹果和三星Pay相继联姻银联登陆国内市场。自此移动支付领域俨然变成了苹果三星+银联PK微信+支付宝的格局。
然而之后的一段时间我们却看到了移动支付业务在国内的水土不服。如果观察Apple Pay在美国市场的走势不难发现同样的规律。据InfoScout数据统计,2014年至2015年末Apple Pay的使用率呈现了波浪式下跌,用户的使用热情似乎正在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降低。
出现这样的状况主要是四方面的原因。首先是三星苹果Pay优惠活动相比微信支付宝的促销并没优势;其次是并不亲民的终端价格,毕竟想要用Apple Pay或Samsung Pay你需要花费更多钱用于购买手机;再有就是POS机终端普及度较低,在二、三、四线城市相比一线城市落后许多,政府扶持推广力度不够;最后则是国内业务员的专业知识水平没达标,这也会影响移动支付业务的推进。
另外一边,微信+支付宝的付款模式渗透率显然更高。由于整个市场遵循的是先入为主的概念,国内用户已经适应了在线上或线下使用微信或支付宝扫码付款,这也是阻碍苹果三星Pay在华普及的原因之一。
苹果三星Pay其实就是一种新的支付形式,曾经你需要刷银行卡付款,现在你只需要去适应这种刷手机的付款模式,这的确是一种体验上的进化,但需要多方共同努力去推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