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优化:所谓人性化的微小变化
macOS Sierra 带来了三项优化功能,一是几年前就开始流行的标签页,二是系统存储优化,最后则是 Safari 的画中画功能。
标签页:支持应用少,实用意义有限
苹果这样介绍这一更新:“Safari 中的标签页这一功能,现在也适用于 Mac 上的绝大多数 app 和众多第三方 app,而且用法一致。你可以在多个全屏 Pages 文档之间快速切换,也可以来回查看地图 app 上的众多不同地点,而不会把自己弄得晕头转向。”
而在我们实际的体验当中,似乎也只有 Pages 和地图两款应用支持这个功能,同属于 iWork 套件中的 Numbers 和 Keynote 都不支持此功能。而且要使用标签功能的前提条件是:应用处于全屏运行状态下。
实际上这是一个意义有限的更新,除了浏览器外,其它的窗口有多大的必要需要让页面标签化呢?互相独立堆叠的窗口不是更有效率吗?
以苹果举例的 Pages 为例,如果我需要同时查看并编辑两个文档,我为什么不让两篇文档同时显示,而非要打开一个标签页呢?
系统存储优化:与 iCloud 紧密结合
存储优化中的后三个功能早就可以通过第三方软件“腾讯电脑管家”实现,重点讨论第一个功能。
系统可以自动将不常用的文件存储在 iCloud 中,用户随用随取,既可以释放内部存储空间,又可以让文件随时同步,多么美好的功能啊。
然而实际情况是苹果只免费提供给用户 5GB iCloud 空间,在 128GB iPhone 都有可能拮据的时代,这 5GB 空间只能说是聊胜于无。
而更实际的情况是苹果的 iCloud 服务在中国并不快。
所以我的建议是购买 Mac 设备时尽可能选择大容量硬盘,因为预算不足而选择了 128GB 乞丐版的话,也可以通过购买大容量移动硬盘或者 U盘 来弥补电脑容量不足的短板。那 5GB 的免费空间存一些小的文档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