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外登台亦庄路演“求合作”

2016-10-19 13:55 北京日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老外登台亦庄路演“求合作”

昨天下午,在亦庄亦城国际中心,7名芬兰生态创新公司代表向观众介绍了芬兰能源和环境领域的创新成果。记者 邓伟摄

双创周期间,在亦庄的亦城国际中心B座2层,京津冀全球路演中心“连轴转”7天了。昨天下午,它迎来了“压轴”的一场路演,不同于以往,路演者来自千里迢迢的芬兰,新能源高科技企业负责人把最前沿的绿色能源科技一一展示,老外纷纷向中国市场抛出橄榄枝。

“我们从事电子、智能工业和能源系统等高科技产品的研究。”芬兰国家技术研究中心负责人亚瑞“打头阵”,把公司涉足的能源转型、生物资源等6个产业比作灯塔,展示在了幻灯片上。“我们的科研人员来自41个不同的国家,不少都是中国人!”提到中国,台下一位懂英语的观众也戴上了同声传译机。“研究中心还成立了投资公司,我们可以和亦庄企业合作,让一些公司在中国发展。”他说。

来中国“求合作”的还有“海底能源”公司,董事会成员米卡说,公司业务就是利用设备捕捉“波浪能”来发电。他向台下的中国企业代表耐心解释,波浪的“威力”总是太大,他们采用“切奶酪”的方法,把波浪一侧的一部分转化为能量,避免机器过载。“将波浪能的梦想转化为商业现实”,最后一页幻灯片打出这样的字样。针对现场企业家关心的投资问题,米卡坦诚回答:“我们的投资回报率在12%到16%,我们来中国就是找合作伙伴,而不是传统的规模生产。”

芬兰创业者带来的不少项目令人大开眼界,瓦派思公司展示了最新推出的loT-Ticket物联网平台。“创新就是把软件硬件等所有东西连接起来。”项目负责人帕特里克翻着一张张五颜六色的幻灯片,原来,这个物联网平台包含了智能环境、能源、城市、物流、智造多个板块,能随时检测工业环境,还可以用它进行能耗分析、用电需求预测等。通过建立账户、采集数据和设计部署三个步骤,用户就能建立自己的平台,可以创建添加3D模型,手机和设备之间能实现21千米距离的无线通信,可远程随时检测数据。“设备在哪些风电公司有应用?”一家科技能源公司问了个敏感的行业问题。“我们私下交流”,帕特里克笑着说。

芬兰在能源产业国际领先,不少企业都带来了高大上的清洁能源项目。“我们所做的,就是连接可再生能源和电网间所有的工作。”安培能公司负责人马蒂列举了可再生能源的例子,热电和生物能也都包含其中。silexcomp公司的负责人尤哈更是自信满满:“自动化、航天、海洋等都是我们的业务,在座的各位可能都是我们的潜在客户。”

尽管是专业领域的路演,不过现场提问环节中,多数中国企业负责人都是英文提问。路演结束后,路演者被不少中国企业家“包围”,交换名片聊起了合作,久久没有离场。“回去后得和中国公司好好聊聊,我相信我很快就会再来亦庄一次了!”一位芬兰企业家手里攥着一摞名片,拖着行李箱,笑着走出了会场。

记者 潘福达

责任编辑:龙娱平(QL000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