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状:直播乱象频发】
近日,成都95后女主播“雪梨枪”被判获刑4年的消息将网络直播推至舆论焦点,“雪梨枪”作为知名女主播,曾录制、传播淫秽色情视频。
其实,这只是网络直播乱象的冰山一角,2016年,网络直播爆炸式发展,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数据,截至今年6月底,网络直播用户规模达3.2亿。这种情况下,网络直播乱象层出不穷,吞灯泡、喝辣椒油、直播造娃娃……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直播关注不到的。
国家网信办有关负责人表示,部分直播平台传播色情、暴力、谣言、诈骗等信息,违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特别是给青少年身心健康带来不良影响。
中国政法大学传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分析称,一些网络直播中出现的乱象和直播受众也有直接关系,观看者大部分是奔着主播脸蛋去的,“要么就是怀着猎奇的心态看直播,看主播是否有夸张动作出现等。”
【乱象背后:黑色利益链衍生畸形生态圈】
今年以来,针对网络直播行业不断暴露出涉黄涉暴问题,监管部门不断完善相关制度法规,并对违规平台进行停播整顿。对涉事主播也做出禁播处罚甚至追究刑事责任。
然而,网络直播中的低俗黄色内容仍然屡禁不止,原因究竟是什么呢?
专家分析,目前大多数网络直播平台采用的是免费播放加广告收益的经营模式,普通网友的点击观看并不能为平台带来直接效益;而签约“网红”主播、租用大量网络带宽,网络直播平台都需要大量资金。网络直播行业火爆的背后,是直播平台之间的受众之争、烧钱大战。
一方面,网络直播平台只有尽快获得足够数量的粉丝,才能赢得广告商和资本青睐;另一方面,大量烧钱的商战模式,也让网络直播平台渴望来自直播间的直接收益。于是,从网络游戏中衍生的“虚拟礼物”模式被很多直播平台套用,成为吸纳现金流的利器。
一位网络女主播在接受线下采访时说,在一场直播中获益最大的不是主播,而是平台。
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去年网络直播行业的市场规模约为77.7亿元人民币。据华创证券的预计,2020年中国的网络直播市场规模将突破100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