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三:进一步巩固 美的收购东芝白电业务
在今年3月30日,美的集团对外发布公告,称经过双方交涉,美的集团将以537亿日元对冬至的白电业务进行收购,收购股份占总股份的80.1%。但同时,美的集团在收购东芝白电业务的同时,还需要承担其250亿日元的债务。
近段时间,日本家电企业总体处于寒冬,东芝白电在营收为8200亿日元的情况下,却仍有1600亿日元的亏损。有人质疑美的本次收购是否有些不合时宜,但其实东芝的品牌对美的来说才是最为重要的。当美的拥有了东芝的品牌使用权时,未来的美的发展将会更容易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持续推动。另一方面,东芝作为老牌家电厂商,在家电技术上有着一定优势,其企业人才也是美的所需要的。
事件四:寻求面板技术 鸿海收购夏普
在今年轰动家电圈的收购案中,鸿海对夏普的收购绝对算得上是最浓墨重彩的一笔。早在2012年,夏普就宣布过将向鸿海出售10%的股份,但当时两方并未达成合作。在今年1月,有消息称郭台铭与夏普进行谈判,或将讨论收购方案。2月底,据日媒报道称,夏普董事会通过了鸿海提出的方案,并将接受共7000亿日元的收购。
但没想到的是,这笔收购案在这时却遭到了鸿海方的推迟。其原因是鸿海在此前发现夏普方仍存在“或有债务”未进行说明,这笔债务的数目约为200亿人民币。在收购关头,这笔债务让鸿海最终调整了收购方案。3月30日,这笔收购案最终尘埃落定,鸿海集团以3888亿日元的价格,对夏普66%的股份进行收购。在今年七月,鸿海对夏普的收购正式完成。
显然,鸿海本次收购夏普的主要意图,在于夏普先进的面板技术。众所周知的是,鸿海旗下的富士康是一家代工工厂,但这样的工厂对于企业的依赖度很高。可以看到,当苹果出现亏损时,对鸿海也产生了一定影响。通过夏普的面板技术,鸿海可以摆脱曾经代工工厂的身份,向其他生产厂商方向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