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顺义区人民政府主办的“创新型产业集群和2025示范区重点项目推介会”12月21日在顺义举行。本次推介会是顺义区围绕北京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推动一般制造业疏解和高端制造业转型升级,实现减量发展、高端发展的重大举措。
推介会共签约高精尖项目15个,投资总额近300亿元,项目全部聚焦顺义区智能新能源汽车、第三代半导体、航空航天三大创新型产业,均代表了所在行业国际国内先进水平,符合北京市功能定位与高精尖产业发展方向。
据介绍,在疏解整治促提升方面,顺义区通过疏解一般制造业,实现减量发展。截止目前,全区疏解退出企业248家,污染物排放减少700余吨,废水排放减少430万吨,腾出厂房66万平米,腾出产业用地3500余亩。本次签约项目总占地450亩,利用厂房13万平米,均属于疏解腾退的产业用地和厂房,如物华新能源正极材料、星石科技动力电池隔膜等项目利用闲置厂房落户,剩余用地进行绿化美化。这些项目全部投产后预计实现产值500亿元,亩均产出将达到3000万元。
抓产业环节促转型方面,此次签约项目重点围绕研发设计、系统集成、中试、测试、成果转化等高端环节,不再涉及一般制造,聚焦柔性化、个性化、定制化、服务化产业形态,其中研发设计与系统集成类项目占全部项目的85%,总部类项目占70%,如北京波科高端半导体激光芯片总部研发项目将填补国内无高功率半导体激光芯片的空白;滴滴智能硬件及新能源汽车综合研发服务项目,集合国内外顶尖的研发、技术、市场资源,打造基于全球共享平台的绿色出行服务,形成覆盖全国、辐射全球的纯电动汽车运营及智能充换电服务体系。
抓组织形式促发展方面,顺义对新项目实施严格的用地、能耗、单位产出水平、科技含量等指标把关,重点发展示范工厂、智能工厂、数字工厂等高端形态,不再开展大规模制造。如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三研究所在顺义打造第三代半导体核心芯片智能车间;地平线智能驾驶研发总部及产业化项目在顺义打造处于全球领先地位的人工智能和自动驾驶技术示范。
展望未来,到2025年,顺义将成为北京综合实力领先、若干领域跻身全国前列的创新型产业集聚区和“中国制造2025”示范区。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总量规模攀升至5000亿级,工业增加值超过1500亿元,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突破2000家,建成3家左右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或重点实验室,25家左右北京市企业技术中心,成为全市引领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推动经济转型发展,促进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重要力量。(北京晨报记者 邹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