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位民营航天公司老板 舒畅:愿造火箭的同行越来越多

2018-04-27 08:50 北京晨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最近这段时间,舒畅和他的团队正在忙着“演练”,即将到来的6月,他们要做一件大事情——由他的团队自主研制的OS-X火箭将在6月完成首飞。舒畅是中国首家民营航天科技公司“零壹空间”的CEO,在谈到行业前景时,舒畅说,希望“同行越来越多”,因为如果只有一家独大的行当,难以称之为一个行业。 

首飞在即 有压力更多的是兴奋

2017年12月22日,由零壹空间自主研制的固体火箭发动机整机试车成功,标志着零壹空间成为国内首家掌握固体火箭发动机核心技术的民营企业。

为了准备今年6月的首飞,舒畅和他的团队最近都在忙着做各种试验。4月上旬,OS-X系列首飞火箭结构系统产品均已齐套,包括载荷舱、控制舱、尾段、空气舵、燃气舵、防热件和标准件等,总计几百种零部件。同时,配套的地面产品也已陆续齐套并投入使用。谈到即将到来的首飞,舒畅表示,有压力,但更多的是兴奋。

其实零壹空间成立仅仅3年的时间。2015年,美国SpaceX终于实现了颠覆性的“火箭回收”,马斯克一举成为瞩目的航天英雄。那一年,30岁的舒畅是联想控股最年轻的投资VP,幸福的“奶爸”生活刚刚开始,他却出人意料地决定离职创业。

“在关注到SpaceX、蓝色起源后,我一直在寻找这样的中国公司。希望能投资辅佐它,后来发现国内根本没有,所以就自己来做了。”对于舒畅来说,这个“航天梦”并不疯狂,此时正是落地生根的“最佳时机”——“市场上存在卫星发射需求的单位是很多的。” 

据不完全统计,未来三年内将有近300颗微小卫星的发射需求。但国家航天部门背负着载人航天、月球探索等战略任务,显然无法照顾到众多的商业卫星发射需求。“我们面对的市场空间是很大的”,而另一方面,发射费用的居高不下也是他所看到的机会。“国际发射价格比较高,微小卫星基本上都是3至5万美元/公斤。”即便在中国,发射成本也在1.5万至2万美元之间,对于民营卫星企业来说,是一笔不小的费用。“如果能将发射价格降下来,发射频率提高上去,简化发射流程,仅微小卫星的发射市场就可能是个千亿级规模。”

寻找团队最艰难 感觉“生不如死”

2015年,零壹空间在中关村创业大街的一个孵化器里成立。与所有创业公司一样,零壹遭遇了很多困难。早期最大的困难是寻找团队,“真的是感觉生不如死。很多我们想挖的人都拒绝了我们,也有很多同我们签订了聘用邀约,却在最后一刻没有出现。还有人听到我们想法时第一反应是‘你们是骗子吧?’”

直到2015年12月24日,零壹空间拿到了天使轮融资,由春晓资本领投,联想之星、哈工大机器人集团联合投资,规模超过1000万元。零壹空间开始步入正轨,收到越来越多专业人士的简历,从动力、电气、结构、地面等等,组建了一个个专业的团队。

造火箭得先造发动机和飞控模块,但这个行业的供应链非常封闭,没能达到完全商业化的程度,“很多东西不是花钱就能买到,很多核心技术也必须依靠自己去握。”舒畅下定决心,自己研发,并确定了供应链建设目标——80%以上必须是非航天企业的供应链,60%以上必须是民营企业,只有20%非常市场化的一些产品,才会选择优先跟一些成熟的航天单位合作。 

没有经验可循,摸着石头过河,势必要付出更多代价。“对于’结构产品是否符合火箭上天要求’这个问题,可能在成熟的供应链体系中,按图纸做一套就ok了,但我们都要做三套,两套被用来做实验。这个过程中我们承担了相当大一部分成本,对于当时刚起步不久的零壹来说,是非常艰难的。”舒畅回忆说。 

历时两年多,零壹空间终于研发出自主的固体发动机。2017年12月22日,X系列火箭发动机整机试车在江西取得成功。在此之前,没人会想到,中国的私营航天公司也能够掌握固体火箭发动机的核心技术。 

在舒畅的工作日记里,记录着2018年的几件大事:零壹团队自主研制的OS-X火箭将于6月进行首次商业发射,实现中国民营商业航天领域零的突破。另外,2018年OS-X火箭已经确定3次发射任务,OS-M系列火箭也将于2018年底前后进行首次发射。

责任编辑:陈群(QT0001)